颜德馨治湿十法
芸菱有话说 芸菱最近出诊几天,发现湿气重的人很多。病人有时候甚至一进诊室门直接就问:“大夫,我湿气重不?”好像没有点湿气还不能称之为病人了?!虽然湿气重,但并不代表所有人的治疗方法都一样,也不代表所有人有湿气就是红豆薏米粥,还是应该辨证论治的。那对于湿气,到底如何辨证呢?一起看看颜德馨国医大师治疗湿气的经验吧~ 湿乃六邪之一,伤人最广,考《难经》《金匮》有伤湿、中湿、风湿、湿温之名。观其症,四时兼有;其治法,有汗、温、渗、燥诸法。历代医家多有发挥,颜德馨教授积数十年治疗湿病的经验,执简驭繁,总结其有治湿十法,证之临床,颇有效验。 祛风胜湿法 外感湿邪,先伤太阳而见表证,始则伤在肌表,继之伤及经络、筋骨。症可见发热,骨楚,身重,此法即对湿兼风而设。因湿为土余,非风不胜,故可用麻黄、桂枝、白术之属以表其汗。先生颇为欣赏“风能胜湿”之言,因湿在上,以辛散,以风胜,尝用羌活、防风、白芷等以治内科杂症,提出风药新用一说。认为风药不仅有抗过敏、抗病毒作用,且对变态反应性疾病及自身免疫性疾病亦可用祛风之法。习用麻黄连翘赤小豆汤及五积散治疗水气病和痹证,屡有治验。 芳香化湿法 湿邪犯体,脾土先困。正如《内经》所言:“卑溢之土,易于聚湿。”其表现有湿阻上焦及中焦之别,此时可用芳香化湿法。因湿邪壅遏上中气分,非香燥之剂不能破也,上中气机一得宽畅,湿邪不克自化。轻者可用三花饮(玫瑰花、川朴花、代代花),花性轻扬,均能理气开郁化湿。稍重则取砂仁,白葱以化湿醒脾,行气宽中,再用藿香、佩兰、苏叶,用叶取轻清芳化,用梗取走中而不走外。芳香而不猛烈,温煦而不燥热,能祛除阴成湿邪而助脾胃之气,其中佩兰又为治脾瘅要药,除陈腐,辟秽独,辅以醒胃化浊和中之菖蒲,辛温燥湿 之半夏、陈皮,适用于痰湿内阻,寒热互结所致之胸闷、呕恶颇验。外用薄荷煎汤擦舌,能除垢腻之苔及秽浊之气。 清热燥湿法 湿与热合,蕴蒸不化,胶着难解。因湿热之性质及病人禀赋素质等条件,湿热可有不同的转归,表现有湿重于热,热重于湿,湿热并重等,并可按胸脘了解湿热互结中焦的情况。 治疗上湿渐化热或湿热俱盛时,化湿与清热并进;湿已化热而转成热重于湿时又当清热为主,化湿为辅。清热燥湿法即为此等证而设。常用药有黄芩、黄连、川厚朴、生山栀等,常用方为连朴饮,甘露消毒丹。连朴饮有苦降辛开之功,使中焦湿化热清,清升浊降,胃气和调。甘露清毒丹利湿化浊,清热解毒,夏令暑湿之季用之最多。先生强调湿化则热孤。 利气化湿法 湿邪为病,原有表里之别,利小便为治里湿之则。诚如李东垣所云:“治湿不利小便,非其治也。”先生十分强调气化的作用,对《内经》所言:“膀胱者,州都之官,气化出焉”颇有见地,气化在此主要是指升降功能,临床除常以猪苓、茯苓、车前子、泽泻等分清泌浊外,必伍以小茴香、台乌药、沉香为使,即气行则水行之义。 运脾化湿法 脾喜燥而恶湿,喜运而恶滞,寒湿困于中州,脾失健运之权,可用本法。先生尝谓:“治湿不知理脾,非其治也。”“脾健不在补,贵在运。”提出“补脾不如健脾,健脾不如运脾”一说,对《本草崇原》所言“凡欲补脾,则用白术,凡欲运脾,则用苍术”备加赞赏。临证时常以苍术、白术同用,一补一运,相得益彰。苍术性味微苦,醒脾助运,开郁宽中,疏化水湿,是运脾之要药。先生亟推崇此品,总结其 运用有四。 ①脾统四脏:在慢性病的治疗中往往取“脾统四脏”之义,以此为君统率生化之权,起废振颓,疗效满意。②制约纠偏:常于苦寒或滋腻的大补气血药中加此一味,可起中和作用,并有利于药物的吸收以促进化源。③化湿解凝:性粘腻,赖脾以运化,湿温口甜可用苍术煎汤代茶,入泽泻汤中可用于耳源性眩晕,以苓桂术甘汤防治哮喘,单味煎服治悬饮、溢饮,皆为应手。④治肝取脾:“知肝传脾,当先实脾”。以苍术作为肝病之预防药,以杜绝肝病复发。 益气化湿法 湿虽有内,外之分,然内外所感,皆由脾气虚弱,温邪乘而袭之,加之脾不健运,水谷化为精微或输布津液的功能减退,湿自内生。《内经》云:“伤于湿,则身重不举。”又云:“脾病则脉涩,嗜卧。”湿邪遏伤阳气表现为气虚症候,可见四肢困倦,精神不振,身热心烦,尿黄,口渴自汗当用此法。常用药如党参、黄芪与苍术、葛根等同用。李东垣清暑益气汤是代表方,其功能和中燥湿、健脾升清,方中集党参、黄芪、苍术之温,与麦冬、黄柏之凉,升麻、柴胡之升,泽泻之利于一炉,看似庞杂,实则多而不乱,方义颇具经纬。对夏月之暑湿证及冠心病防治均有满意疗效。 升阳化湿法 湿性缠绵,久用祛湿之品,均易克伐脾胃,而致清阳不升,成正虚湿盛之局。脾胃虚弱所致之内湿,应用党参、黄芪加升发之药,如升麻、柴胡、葛根等,升发脾阳而胜湿,脾阳升运,营卫和畅,自然湿化。治疗上强调惟当以辛甘之剂,补其中而升其阳,清升浊降,湿邪自化。常用方药有补中益气汤,益气聪明汤等。益气聪明汤治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多有效验。先生对补中益气汤十分推崇,时时化裁为之,如常于方中加苍术,可增效果。用此方加青篙,治功能性低热;加茶叶、马鞭草治原因不明发热;加活血药治“再障贫血”等。 养阴化湿法 阴虚夹湿最为难治,养阴则恋湿,治湿又伤阴,此时之治,当以养阴化湿。湿未净,阴分已亏,消渴症中最常见之。先生习以苍术配石斛、麦冬、元参。因苍术外可祛风湿,内可燥脾湿,实是一味燥湿而不伤阴的化湿佳品。对薛生白治湿热留滞经络,以元米汤饱于术之法颇为欣赏,谓此法救阴而不助湿,治湿而不伤阴,堪可效法。对叶天士所倡薄味清养胃阴,芳香悦胃之品常习用之。并喜用食物中药如粳米、梨、甘蔗、薏苡仁等,借谷气开胃醒脾。 化瘀利湿法 湿邪伤人阳气,久之阳虚寒盛,寒湿凝滞则气血不畅而致气滞血瘀;另外,水湿之邪郁而化热,瘀热相搏也致水肿,故仲景有“水病及血”之明训,前贤亦有“血不利则病水”之说。临床可见眶周黧黑,巩膜瘀丝,但欲漱水不欲咽,女性病人又可见经行不畅,色紫有块,肌肤甲错及闭经等。以活血化瘀药疏通血脉,祛除瘀滞,提高肾血流量,改善肾组织营养,软化或吸收增生性病变。常用方有桃仁控涎丹,桃红四物汤和泽兰、益母草、土茯苓等。适用于瘀热挟水湿而致的水气病,对消除慢性肾炎尿蛋白和恢复肾功能有显著作用。在水气病的治疗中,活血利水法对肝硬化腹水、输卵管积水、妊娠水肿、硬皮病等均可获效。 通下湿浊法 湿热之邪留于三焦,逐渐产生以脾胃功能失调的严重症状。脾气不升,水谷精微无以健运,胃气不降,湿浊之邪得以上逆,后期,脾肾由虚入损,阳失斡旋之权,体内津液输布或排泄障碍,以致水液代谢紊乱,最终导致清浊不分,水湿泛滥,浊阴弥漫,凌心射肺等种种危证。如胸闷气促、咳喘、恶心、呕吐、心悸怔忡,甚至神昏痉厥可用本法。常用药有附子、大黄、苍术、白术、川厚朴、泽泻、桂枝、茯苓。方如温脾汤、附子大黄汤。先生亦常以此法治炎性梗阻、高血压性心脏病、慢性肾功能不全等屡投皆验。(本文选自颜德馨治湿十法,中国医药学报年第7卷第5期) 国家级伤寒名师郝万山讲伤寒 8月31日正式开课,报名从速 已有超百人报名了! 课程内容:《伤寒论精讲》课程40节。 授课时间:年8月31日-年1月15日,每周二、周五晚授课,授课时长4个月。 授课方式:网络直播授课 学员福利:郝万山伤寒传承班对所有精修《伤寒论》者,通过严格的考核给予资格认证,颁发北京市中医管理局郝万山名医传承工作站伤寒金牌资格认证证书。资格认证分为初级资格认证、中级资格认证、高级资格认证,获得高级认证者可加入工作站参与工作,有机会跟随国家级大师郝万山老师侍诊学习。通过公正、公平、公开的人才选拔过程,使每一个优秀人才都能得到拜入名门的机会。 考核时间:目前开放伤寒初级资格认证考试,每年设立夏季认证考试及冬季认证考试两次考核,考试形式包含笔试与临床技能两部分,考试地点设于北京,未来会在各个省市设立分考点。对参加初级资格考试的人群无特殊限制,全向所有中医爱好者。 适应人群:中医爱好者、在校中医学生以及中医从业者等(无中医基础者也可以报名,不过芸菱还是建议大家正式开课之前一定要好好通读伤寒论)。 学习费用:原价元。现芸菱千方百计为大家争取了优惠,即日起通过中医集结号报名,元/人,三人组团还可在的基础上,享受9折优惠(实在不能再优惠了,国家级伤寒大师授课啊,干货满满)。 报名时间:年8月2日——年8月30日。 对了,有的同学可能会问,这次课程和上次的70集教学视频有什么区别? 芸菱告诉您,如今已经十余年过去了,比起当年,郝老师对《伤寒论》有了更多的感悟和不同的理解。郝老师用自己毕生于《伤寒论》教育的丰富经验创新《伤寒论》教育模式,通过不同维度将《伤寒论》分层。分层教学模式,使学习立体化,采取六经精讲,类方精讲,类证精讲,治法精讲等不同维度的教学,使《伤寒论》更加易懂、更加系统深入的理解条文涵义。教临结合模式,注重教学与临床相结合,给予学员临证辨证的机会,手把手给予纠正,建立正确的诊断治病思路,从实践中迅速提高对中医经典的理解,有效帮助临床技能的增长。 可能现在的你对本次课程还是有很多疑问,不过不用担心,添加芸菱的个人昆明白癜风全国哪家医院治疗白癜风 |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zelane.com/zlzz/4936.html
- 上一篇文章: 疏凿饮子
- 下一篇文章: 医门推敲二连载针药并用治疗不孕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