疏凿饮子
疏凿饮子《济生方》 疏凿饮子泻水方,木通泽泻与槟榔; 羌艽苓腹椒商陆,赤豆姜皮退肿良。 泽泻(12g)赤小豆(15g)商陆(6g)羌活(9g)大腹皮(12g)椒目(6g)木通(6g)秦艽(9g)槟榔(9g)茯苓皮(15g) 每日1剂,加生姜5片水煎,分次口服。 泻下逐水,疏风发表。 阳水实证。遍身水肿,气喘,口渴,二便不利。 本方所主证候,乃水湿壅盛的阳水实证。水湿壅盛,外感风邪,表里俱病,故肿遍全身;水迫于肺,肺气上逆,呼吸气急;水壅于里,三焦气机闭阻,肺气不降,腑气不通,则二便不利;水壅气结,津液不布,故口渴。治宜表里分消之法。方中商陆苦寒有毒,泻下逐水,通利二便,为君药。槟榔、大腹皮行气导水;茯苓皮、泽泻、木通、椒目、赤小豆利水祛湿,共为臣药,配合君药,使在里之水自二便而去。羌活、秦艽、生姜疏风发表,使在表之水从肌肤而泄,为佐药。诸药合用,逐水发表,内攻外散,犹如夏禹之疏江凿河,使壅盛于表里之水湿迅速分消,故有“疏凿”之名。 1.本方通利二便,兼以发表,用治水湿壅盛,表里同病的阳水实证。以遍身水肿,气喘口渴,二便不利为证治要点。阴水虚证及孕妇忌用。 2.常用治急性肾炎属水湿壅盛,表里俱实者 疏凿饮子加减治疗肝硬化腹水20例(中华中西医杂志年6月第4卷第11期) 临床资料 1.1病例选择均依据《实用中医内科学》肝硬化腹水临床诊断标准,经B超诊断证实大量腹水、脾肿大。其临床表现:腹大坚满、拒按,脘腹绷急,外坚内痛,烦热口苦,小便赤涩,大便秘结,舌边尖红,苔黄腻或灰黑,脉弦数。属湿热蕴结型。 1.2一般资料本组病例均经临床诊断及B超确诊、肝硬化腹水征。首次腹水15例,二次腹水5例,男14例,女6例。年龄34~68岁。患慢性乙型肝炎、慢性活动性肝炎14例,病程最长15年,最短1个月。 2、治疗方案 主方疏凿饮子:花槟榔10g,大腹皮10g,茯苓皮10g,赤小豆10g,羌活10g,泽泻10g,生姜皮10g,秦艽6g,商陆6g,椒目6g,木通5g,蒲公英18g,甘露消毒丹15g。每日1剂,水煎,每日早晨空腹服。每3剂一停。一般不超过9剂。 加减法: 湿阻纳差加广皮、木香、草豆蔻、白术、枳壳。发热、黄染加生石膏、茵陈、田基黄。 高热加紫雪丹。 阴虚加北沙参、女贞子、龟版、生黄芪。 活血柔肝散结用丹参、益母草、白芍、三棱、莪术、泽兰叶、石见穿、鳖甲煎丸。 治疗时间:1个月为1疗程,最长为68天,最短为40天,平均52天。 3、结果 3.1疗效标准显效:临床症状消失,肝功能恢复正常,B超腹水消退,脾脏较前回缩2cm以上,且在3个月以内病情稳定,无复发;有效:临床症状明显改善,肝功能基本正常,B超腹水明显减少,脾脏较前回缩2cm以内;无效:治疗1个月,腹水不消。 3.2治疗结果显效15例,占75%;有效4例,占20%;无效1例,占5%。 4典型病例 患者,男,49岁,年12月初诊:患肝病3年,其间复发1次,经中西药治疗而好转。半月前,因劳累而感乏力、纳减、腹胀,肝功能检查:黄疸指数:18u,SGPT70u,TTT16u,ZnTT12u,A/G0.8/1,γ-球蛋白22%。血RT:PLT5×/L。B超提示:肝硬化腹水,脾肿大。症见:颜面黎黑,目黄鼻衄,形体消瘦,腹大如鼓,腹满拒按,口苦烦热,纳谷不馨,下肢浮肿,小溲赤涩,大便秘结,舌边尖红,苔黄腻,脉弦数。 西医诊断:肝硬化腹水。 中医诊断单臌胀(湿热蕴结型),证系:湿热郁结、水湿内停,治拟清化湿热、攻逐水湿。 上方治疗,每日1剂水煎,清晨空腹服用。药后小便量多,平均达~ml/日,下肢肿退,腹胀减轻,6剂后大便日泻4~5次,尿量如常,腹胀明显减轻,鼻衄止,目黄渐退,上方去秦艽、羌活、木通、甘露消毒丹;花槟榔、商陆、椒目量减半,加女贞子、北沙参、丹参、生黄芪、广皮、木香、益母草、鳖甲煎丸等服40剂,肝功能检查正常,白/球:1.4/1,γ-球蛋白22,B超提示:未见明显腹水,脾较前缩小2.2cm。再以益气健脾,柔肝活血之法善后,6个月后从事轻工作。 5、讨论 本组病例西医诊断肝硬化腹水,属中医“鼓胀”之范畴。《医门法律·胀病论》中记载:“凡有瘕、积块、痞块,即是胀病之根,日积月累,腹大如箕,腹大如瓮,是名单腹胀”。其病理关键是气滞、血瘀、水湿内停,消除腹水乃是减轻腹胀的关键,但消水不是单纯地利水,必须根据患质体质、病症、脉象、正气盛衰、权衡轻重,实施先攻后补还是攻补兼施之法。 本组所选择病例大多虽有慢性病程,但患者体质尚可,故采用先攻后补法,针对湿热壅盛、水湿内停之证,拟定清热化湿,攻逐水湿之法。 疏凿饮子虽为治阳水峻剂,但具有用药兼顾内外、前后分消、气血并治之功。方中槟榔攻积破结,商陆逐水,使水从大便而出;大腹皮、赤小豆、茯苓皮、泽泻、椒目、木通行气活血利脉,使水邪从小便而出;羌活、秦艽、姜皮,行经发表,疏散通络,善走皮肤,使水邪从外而解;蒲公英、甘露消毒丹,清热利湿,退黄解毒。本方虽较巴绛矾丸、舟车丸力缓,但也要注意,治疗时中病即止,不可太过,以免过伤正气,须随时调整方药,加服补养正气药物,腹水一减,酌加女贞子、北沙参、枸杞子、生黄芪、龟版、益母草等养阴活血之品,以防水退阴伤。 中医 三伏贴艾灸刮痧拔罐等特色疗法 |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zelane.com/zlzz/4930.html
- 上一篇文章: 中药分类速记歌诀大全和药理学最全的首选
- 下一篇文章: 颜德馨治湿十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