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著名白癜风研究专家 http://news.39.net/bjzkhbzy/171218/5941636.html

刚抓了几帖中药。

打开袋子。嗯,卷柏我认识的,虽然干了还是绿绿的,土话叫它“还魂草”。初中的时候,被校门口的小摊贩骗过,说放在水里就会活过来(这是真的),养若干时日后就会开花,开的花可漂亮了。两毛钱一小棵(要知道,那时食堂的菜汤才一毛钱一碗),跟几个女同学都有买,没想到,它还是一味药材呀。

生命力顽强的卷柏

陈皮,我也认识,就是橘皮嘛。其实也不是的,柑果采摘后先是剥皮,晾干,密封储藏,其中只有收藏了3年以上的才能称为陈皮。普通的橘皮到陈皮,也是一条艰难的路呢。

陈皮理气

黄芪,也认识的。小时候家里偶尔炖只鸡,父母会去中药房里秤一些党参黄芪加里面,所以党参黄芪和红红的枸杞是我最早认识的药材。前几年,有位据说比较厉害的中医给我把了下脉,因为是临时路过的,没有给我开方,但是建议我家属买一些黄芪给我平时泡水喝,还特意要求了产地。买的黄芪现在家中还有呢。

其他的多是不认识的,树根状的,干叶片,沫沫子,各种各样,名字也很好听,桂枝、泽兰、石见穿……

熬中药,我们土话叫“煎药”,不管是煎是熬,总归是煎熬。煎药其实还蛮考验耐心的。先把中药倒进黑黑的药罐里,加适量水,浸泡半小时;开大火,煎;水开,转小火,继续煎15分钟;关火,倒入碗中,放至略凉,入口。整套程序下来,没有一个小时完成不了。对一个上班族来说,自己煎药,确实蛮煎熬的。

姨父是中药师,小时候会和表姐去药房玩,看着一排排贴标签的抽屉,只觉得这是一个神秘的世界,还有,卫生院的院子是那么大,我们总能去探探险找到好玩的。大概中药材在幼小孩童的心中联系的并不是病痛,而是令人好奇的未知,我对中药并不排斥,连中药气都觉得正如贾宝玉有花香脂粉香,却少了药香,也是种缺憾。

中药有各种喝法,大部分人可能都是像我这样放到略凉可入口,一口干了,毕竟是号称“苦汁子”的;但是,我有位表舅妈,本身也是医务人员,她喝中药是很烫的时候就开始喝,用勺子舀着,稍吹口气,趁热喝,说是这样效果会更好。不懂,也不去尝试了。

氤氲的药气中,祝大家都健健康康的,不管怎样药还是少吃的好。

自言自语的林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zelane.com/zlzz/1008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