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文化841汉代香料2佩兰茅草
佩兰 墓中出土有精美的绣花香枕一个,内部装的是佩兰的叶子。 佩兰就是菊科植物中的兰草。《神农本草经》列兰草于上品,其后历代本草均有收载其别名,有:蕳、永香、香水兰、女兰、香草、燕尾香、大泽兰、省头草、都梁香、孩儿菊、水香、鸡骨香、针尾凤等等。佩兰之名,始见于《本草再新》。《中国药学大辞典》载:“本品夏月佩之辟秽,气香如兰,故名。”《本草纲目》也载:“嫩时并可挪而佩之”。可见,佩兰是一种非常适合贴身佩挂的有芬芳气味的兰草。《楚辞》中就有:“纫秋兰以为佩”。陆玑《诗疏》载:“蕳,即兰,香草也。……藏衣,著书中,辟白鱼也。”李时珍曰:“《离骚》言其绿叶紫茎素枝,可纫可佩,可藉可膏可浴。”可见,佩兰是一种与日常生活联系紧密,非常多用的芳香植物。它既可以随身佩带,芳香身体,驱虫除秽(可纫可佩);又可以做成香枕,坐卧于其上(可藉);也可以做成香泽以润发(可膏);还可以“浴兰汤会沭芳”(可浴)。 佩兰不仅芳香,也有很好的药用价值。它性平味辛,能芳香化湿,醒脾和胃,清暑辟秽,可以治疗头晕、胸痞、呕吐及水湿内阻等病。用它做香枕,既有芳香化湿和抑菌消毒辟秽的作用,又具养血安眠之功效。 茅香 茅香在墓中的使用频率是仅次于花椒的一种香草。在五件草药袋和至少三件香囊中,都发现有茅香,其中一件香囊全装有茅香根茎。另外,在其中一个熏香炉的炉盘内也满盛燃烧后残存的茅香炭形根茎。 茅香又名香麻(《本草图经》),香茅(《本草纲目》),香草等。为禾本科茅香属植物茅香的花、叶。《唐本草》云:“生剑南诸州,其茎叶黑褐色,花白,非白茅也。味苦,温,无毒。主中恶,温胃,止呕吐。叶苗可煮汤浴,辟邪气,令人香。”另外,其最重要的特性是可用来驱虫,是防止蚊虫叮咬,防衣料虫蛀的重要香料。这可能是墓中频繁出土的最主要原因。 -------------------------------- 一个传播中国香文化的平台 公众账号:xiangdao(中国香道) 新浪微博: 中国香学腾讯微博: 中国香道关联账号:上诗香道 香道培训:中国香文化研习班 |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caodoukou.com/zlyy/5755.html
- 上一篇文章: 兰花社区上新泽龙莲藕,真正的绿色
- 下一篇文章: 兰花社区上新泽龙莲藕,真正的绿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