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秀敏教授常见皮损用药总结
最好的白癜风医院 http://m.39.net/pf/bdfyy/bdfzj/ 皮损用药 《黄帝内经》云:“有诸形于内,必形于外。”皮肤损害,是皮肤病辨证的重要依据,李师临证每细致审视患者全身各处皮损,必要时用放大镜辅助,观察皮损的颜色、形态、分布、有无继发损害等,同时用手触摸,感知皮损的硬度、粗糙浸润程度等,俾见微知著,从皮损处获得最准确的辨证信息,再结合患者的年龄、性别、体质诸情况,综合制定内治和外治之法,现将其皮损辨证用药规律总结如下。 (一)风团 1.白色风团 见于瘾疹、寒冷性多形红斑等,多属风寒。 麻黄桂枝各半汤。 荆芥、防风、桂枝、麻黄、羌活、独活、白芷、川乌等。 2.红色风团 见于急性荨麻疹、药疹、急性湿疹等,多属风热。 消风散。 薄荷、牛蒡子、蝉蜕、浮萍、山豆根、连翘等。 3.条索样风团 遇风则起,见于慢性荨麻疹、硬皮病等,多属气虚不固。 四君子汤、金匮肾气丸。 人参、党参、茯苓、白术、黄芪、防风、仙灵脾、巴戟天、菟丝子、肉桂、附子等。 (二)斑疹 1.淡红斑 压之退色,见于玫瑰糠疹、脂溢性皮炎等,多属风热。 消风散。 牛蒡子、蝉蜕、山豆根、连翘、金银花、丹皮、赤芍等。 2.鲜红斑 压之退色,见于红皮病、银屑病、多形红斑、药疹等,多属血分热盛。 犀角地黄汤。 水牛角、生地、紫草、茜草、丹参、玄参等。丹毒之红斑,多属湿热火毒,常用药物:川牛膝、萆薢、泽兰、泽泻、薏苡仁、野菊花、蒲公英等。 3.紫斑 压之不退色,见于过敏性紫癜、色素性紫癜性皮肤病等,多属血热血瘀。 凉血五根汤、桃红四物汤。 白茅根、板蓝根、桃仁、红花、凌霄花等。 4.黑斑 见于黄褐斑、黑变病等,多属肝郁肾虚。 逍遥散、六味地黄汤。 柴胡、郁金、香附、女贞子、枸杞、菟丝子等,日久斑色深者,多伴血瘀,加红花、凌霄花、丹参、鸡血藤等活血化瘀。 5.白斑 见于白癜风,多属肾虚。 二至丸、五子衍宗丸。 女贞子、枸杞、菟丝子、白蒺藜等,加用李师经验用药补骨脂、骨碎补。 (三)丘疹 1.淡红色丘疹 见于粉刺、风疹等,多属风热证。 消风散、银翘散。 荆芥、防风、浮萍、蝉蜕、金银花、连翘等。 2.褐色丘疹 见于慢性湿疹、皮肤淀粉样变,多属血瘀血燥。 血府逐瘀汤。 桃仁、红花、当归、柴胡、牛膝、鸡血藤等。病毒疹(如疣类),可酌加大青叶、板蓝根、木贼、马齿苋以清热解毒。 3.丘疱疹 伴有水疱、渗出,见于急性湿疹、接触性皮炎、药疹等,多属湿热内蕴。 龙胆泻肝汤。 龙胆草、黄芩、生地、泽兰、泽泻、当归、苦参等。 (四)疱疹 1.密集水疱 色红灼热,伴有糜烂、渗液、肿胀者,见于急性湿疹、皮炎、带状疱疹、接触性皮炎等,多属湿热壅盛。 龙胆泻肝汤。 龙胆草、黄芩、山栀子、黄连、生地、木通、六一散等;病毒性水疱加用大青叶、板蓝根、马齿苋。 2.散在水疱 疱壁松弛,伴结痂、鳞屑,见于湿疹、女阴溃疡、天疱疮等,多属脾虚湿盛。 除湿胃苓汤。 苍术、白术、厚朴、陈皮、薏苡仁、萆薢、茯苓、泽泻等。 3.脓疱 见于脓疱疮、脓疱型银屑病、感染性皮肤病,多属热毒炽盛。 五味消毒饮、白虎汤、黄连解毒汤。 金银花、野菊花、紫花地丁、石膏、知母等。 4.血疱 见于重症多形红斑、重症药疹、皮肤变应性血管炎等,多属热入血分,迫血妄行。 清营汤、犀角地黄汤、清瘟败毒饮。 生地、水牛角、丹皮、赤芍、紫草、茜草等。 (五)结节 结节多为实邪作祟,常见病邪为痰湿瘀,故顽固难消,治疗重用行气化痰、活血破血,因容易耗伤人体正气,临证须酌加益气扶正之品,中病即止。 1.红色结节 见于痤疮、结节性红斑,多属湿热血瘀。 萆薢渗湿汤、桃红四物汤、四妙散。 萆薢、黄柏、薏苡仁、泽泻、泽兰、桃仁、红花等。 2.暗红色结节 伴皮肤瘀斑、浸润块等,见于银屑病、结节性痒疹等,多属气滞血瘀。 活血散瘀汤。 当归、赤芍、丹参、桃仁、槟榔、大黄、莪术等,重者可加乳香、没药、海藻、昆布等活血散结。 3.褐色或皮色结节 见于皮肤结核、粉瘤等,多属痰湿凝结。 二陈汤、五苓散、海藻玉壶汤。 半夏、陈皮、海藻、茯苓、猪苓、白芥子、胆南星等。 (六)鳞屑 1.干性鳞屑 见于干性湿疮、白疕、风热疮等,多属血虚风燥、肌肤失养。 当归饮子。 当归、白芍、何首乌、生地黄、白蒺藜、全蝎、乌梢蛇等,鳞屑较多者,酌加天冬、麦冬、玄参以滋阴。 2.油腻性鳞屑 见于白屑风,多属湿热蕴肤。 平胃散、黄连解毒汤。 炒苍术、陈皮、生山楂、茯苓、猪苓、苦参、黄芩等。 以上内容由“杏林墨香”订阅号独家发布。本文参考了《当代中医皮肤科临床家丛书:李秀敏》(段行武,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更多精彩,敬请期待。 购买途径全国新华书店 医药专业书店 天猫,京东,当当等各大网站 长按 |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zelane.com/zljz/9946.html
- 上一篇文章: 二战后的国际格局演变的一点浅见深度好文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