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学考点常用饮片炮制方法及作用
炒法 1.炒制过程中的两个关键因素是火力、火侯。 2.分类 (1)清炒:炒黄(文火)、炒焦(中火)、炒炭(武火)。 (2)加辅料炒(中火或武火):麸炒、米炒、土炒、砂炒、蛤粉炒及滑石粉炒。 炮制作用01炒黄(1)牛蒡子:能缓和寒滑之性,以免伤中,并且气香。宣散作用更佳,长于解毒透疹,利咽散结,化痰止咳。 (2)芥子:可缓和辛散走窜之性,以免耗气伤阴,并善于顺气豁痰,尤适于寒痰咳嗽;外壳破裂,芥子酶受到破坏,易于煎出,易于苷类成分的保存。 (3)王不留行:易于煎出,且走散力较强,长于活血通经,下乳,通淋。 (质量要求:完全爆花者占80%以上) (4)莱菔子:缓和药性、有香气,避免生服后恶心的副作用,易于煎出有效成分,生升熟降的代表,长于消食除胀,降于化痰。 (5)苍耳子:降低毒性,长于通鼻窍,祛湿止痛。 (质量要求:表面黄褐色、刺焦时取出) 02炒焦(1)山楂:炒黄(中火),炒焦,炒炭。 生山楂活血化瘀;炒山楂酸味减弱,缓和对胃的刺激,善于消积化食;焦山楂不仅酸味减弱,且增强苦味,长于消食止泻;山楂炭长于收涩,止血、止泻。 (2)栀子:炒黄、炒焦、炒炭。 生栀子长于泻火利湿、凉血解毒;炮制后苦寒之性减弱,对胃的刺激减小,但炒栀子比焦栀子苦寒之性略强,两者均长于清热除烦;栀子炭善于凉血止血。 03炒炭(1)大蓟:生品性凉长于凉血消肿;炒炭善于收敛止血。 (2)蒲黄:生品长于行血化瘀,利尿通淋;炒炭性涩,能增强止血的作用。 (3)荆芥:生品辛散,长于祛风解表;炒炭后辛散作用极弱,具有止血功效。 04麸炒(1)枳壳:生品长于行气宽中除胀;麸炒缓和燥性,增强健胃消胀作用。 (2)苍术:麸炒缓和燥性,增强健脾燥湿;炒焦后辛燥之性大减,用于固肠止泄。 05米炒班蝥:生品毒性大,多外用;米炒后降低毒性,矫气味,可内服,以通经,破癥散结为主。 06土炒法(1)白术:生品健脾燥湿,利水消肿;土炒以健脾止泻为主;麸炒后药性缓和,健脾和胃作用强。 (2)山药:山药以补肾生精,益肺阴为主;土炒山药以补脾止泻为主;麸炒山药以补脾健胃为主。 07砂炒(1)马钱子:马钱子质地坚硬,毒性剧烈,仅供外用;砂烫品易于粉碎,便于去绒毛,降低毒性,可供内服。 (2)骨碎补:骨碎补质地坚硬,有鳞片,不利于煎出有效成分和粉碎;砂烫品质地酥脆,易除去鳞片,便于调剂,有利于煎出有效成分,以补肾强骨,续伤止痛为主。 08滑石粉炒水蛭生品有毒,多入煎剂,以破血逐瘀为主;滑石粉炒能降低毒性,质地酥脆,利于粉碎,多入丸散。 09蛤粉炒阿胶丁长于滋阴补血;炒制后降低了滋腻之性,同时也矫正了不良气味,蛤粉炒善于益肺润燥,蒲黄炒以止血安络力强。 扫码北京中科中医院北京中科医院曝光 |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caodoukou.com/zljz/8536.html
- 上一篇文章: 药考重点常用饮片的炮制方法及作用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