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癜风感恩回馈 http://www.sjqbdf.com/
青竹中医让中医成为一种生活方式第篇,医路漫漫青竹相伴。来源|华医世界

导读

方老出身于中医世家勤于治学,精于仲景之学,融会百家之长,从医60余年,医术精湛,尤其是治疗内科杂症经验丰富,在医疗、教学、研究方面皆业绩卓著。方老在临证的同时也进行古方新用的探索,将前人的经验加以拓展,重新组合创出新的方剂,根据“逍遥散”自创“和肝汤”,在临床用于治疗多种疾病,取得了异病同治的疗效。国医大师方和谦图片来源:网络

逍遥散为疏肝理脾的常用方剂,国医大师方和谦教授根据“逍遥散”自创“和肝汤”,保留了逍遥散疏肝解郁、健脾和营之内涵,又加重了培补疏利之特色,拓宽了逍遥散的适应症。今天青竹小编特将“和肝汤”的组成、功用、方解、主治等做成精美导图,供大家参考学习。

临床应用实案病例一

温某,女,69岁,年5月22日初诊。

患者从事喷漆工患职业病10年,肝损害后肝功能异常。近半年来,黄疸加重,疲乏无力,面色晦暗,目窠浮肿,巩膜黄染(±),下肢浮肿,伴低热,口苦,睡眠差,服用西药效果不佳。舌质红、苔薄白,脉弦数。

实验室检查:ALTIU/L,直接胆红素:1.4mg/dl,ESR:46mm/h,WBC:4.0×/L,PLT:95×/L;

腹部B超:肝弥漫性病变,脾大,胆囊炎。

诊断:肝损害(肝脾不和,邪滞经脉)。病位在肝、胆、脾,属虚中夹实证。

方老用“和肝汤”调和肝脾、利胆祛邪。方用“和肝汤”加北沙参10g、茵陈6g、焦神曲6g、陈皮6g、连翘10g、郁金6g、砂仁(后下)3g、生黄芪12g。14剂。

复诊(年6月9日):患者服药后症状有所减轻,无低热,巩膜黄染已退,仍有面虚浮,下肢呈凹性水肿,舌质红、苔薄白,脉弦数。

再投前方加冬瓜皮10g、生薏苡仁20g。14剂。继后守方治疗1个月,患者浮肿消退。

患者职业病肝损害多年,湿热邪毒侵犯肝脏,肝失疏泄而口苦,湿热熏蒸而有低热,胆汁不循常道外溢而致黄疸。

肝病及脾,木克脾土,运化失调而乏力、纳差,并见下肢浮肿。肝气郁结,生发不及而影响脾胃功能者,不可过用苦寒沉降之品,恐伐其生生之气,应当升者升,复归如常。

治慢性肝病患者,若多投以苦寒解毒之剂,易伤脾胃之气,使病迁延不愈。故治当调和肝脾,益气培中。

初诊以“和肝汤”加茵陈、连翘解毒利胆退黄;佐以茵陈、郁金、黄芪清热利湿补气,使病机转复;复诊针对水肿,脾虚证候明显,再加冬瓜皮、生薏苡仁健脾肿消。

病例二

杨某,女,27岁,年3月17日初诊。患者月经不调8年,已婚3年未孕。月经周期不准,痛经,月经间隔3~5月一行。末次月经1月6日,带经期14天,月经量可,经血红,有少量血块。形体瘦弱,面色不华,纳可便调,睡眠可;舌淡、苔薄白,脉平缓。诊断:月经不调(肝脾不和,气虚血瘀)。治以调和肝脾、益气活血。方老用“和肝汤”加泽兰叶10g、坤草10g、丹参5g、川芎6g、怀牛膝6g。7剂。复诊(年4月7日):服药后月经来潮,末次月经3月27日,带经期7天,经量中等、色鲜红,现已净3天,舌淡、苔薄白,脉平缓。投“和肝汤”加炒谷芽15g、焦神曲6g。10剂。连续3个月经周期前服药7剂,药后行经恢复正常。

患者形体瘦弱,面色萎黄无华,为脾虚、气虚血瘀之象。脾为后天之本,脾虚、气机不畅、气血不和、脏器失华,督带两脉失充,女子胞失养,故月经周期不准,不能如期受孕。

妇人月事不通,医家常以血枯、血滞区分,血滞有余,血枯不足。肝为藏血之脏,妇人又以血为本,而肝与冲脉相连,肝血注入冲脉,为产生月经的来源之一。

女子“血常不足”,极易导致肝体失养,加之肝气郁结,血行不畅而月事不能以时下。故气血为病,当顺其气而调其血,培其本而资其源。

故方老用“和肝汤”加泽兰叶、坤草、丹参、川芎、怀牛膝等活血养血之品,采用以调为主、养血为先、理气为要的原则,疏肝以解郁,养血以调经,每获良效。

病例三

侯某,女,43岁,年3月12日初诊。患者发现右颈部硬结5个月,年10月5日甲状腺扫描提示“右叶甲状腺冷结节”。自觉颈部不适,无明显触痛,时有胸胁胀闷感,食纳佳,睡眠可,二便调;舌苔薄白,脉平缓。诊断:右叶甲状腺冷结节(气郁痰结证)。治以理气解郁、化痰散结。方用“和肝汤”加蒲公英15g、金银花15g、连翘10g、石斛6g。8剂。复诊(年4月6日):服药后舒畅,自觉结节缩小,食纳可,睡眠佳,二便调和。舌苔薄白,脉平缓。继用“和肝汤”加蒲公英15g、金银花15g、连翘10g、大瓜蒌15g。8剂。三诊(年6月29日):服药后舒畅,自觉胸胁不舒,食纳佳,二便调。投“和肝汤”加郁金6g、炒谷芽15g、焦神曲、炒麦芽各10g。8剂。四诊(年7月30日):已无不适,右甲状腺结节未触及。再投“和肝汤”加蒲公英15g、藿香6g、佩兰6g。8剂。随访病愈。瘿瘤之病,多因情志内伤、忧愁思怒或受惊吓,使气机郁滞,经气不畅,津血失于正常循行输布,凝集成痰,痰气壅结于颈部而成。《诸病源候论·瘿候》曰:“瘿者由忧恚气结所生。”故治法为理气化痰、消瘿散结,且此原则需贯穿治疗之始终。方老谨守病机,运用“和肝汤”疏理气机,再加蒲公英、金银花、连翘清热解毒消肿,加瓜蒌化痰宽胸,桔梗理气载药上行。患者坚持服药30~50剂,达到瘿消病愈的效果,免去手术之苦。方老集几十年临床经验所创之“和肝汤”,针对肝脾不和、气血失调的证候,可广泛应用于内科、妇科、皮肤科等杂病,是对和解法应用的发展,充分体现了中医“异病同治”理论的科学性。充分展现了中医求本的治病思维。看完方老的几则医案,关于“和肝汤”的运用,你学会了吗?

▼往期回顾

(点击图片直接阅读)

▼御用客服

▼版权申明整理/木笔排版/木笔校对/青竹学术部本文转载自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zelane.com/zlgs/944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