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知识常用的散瘀止痛功效中药材
说起“散瘀止痛”的中药材,在临床上是比较常用的,尤其是在“骨伤科”上,但是现在大家对于“三七”的认识比较多,其他的反而并不多,所以这篇文章我们就来聊一下在对于各类“淤血”的症候中如何根据病情来具体选择使用什么中药材,文中提到的中药材按先后顺序排列,无优劣之分。 三七的性味为甘偏微苦,性温,归入肝,胃,大肠经,主要的功效为“止血”,“散瘀”,“消肿”,“定痛”。对于吐血,咳血,衄血,便血,血痢,崩漏,癥瘕,产后血晕,恶露不下,跌扑瘀血,外伤出血,痈肿疼痛等有良好的效果。 《本草纲目》中提到:“三七气味温甘微苦,乃阳明,厥阴血分之药,故能治一切血病。”于临床上应用中,其止血,散瘀,定痛的效果对于骨折各期及疮疡,内服外用都有所涉及。 血竭性味甘咸,归入心,肝经,它的功效主要为内服“散瘀定痛”,外用“止血生肌敛疮”,对于“跌打损伤”,“内伤瘀痛”,或者外伤出血不止,“瘰疬”,臁疮溃久不愈有不错的效果,当然,注意事项便是血病但无“瘀积”者不可服用。 关于血竭的应用,在《太平圣惠方》中记载到的“麒麟,血散”便是主治伤损筋骨,疼痛不可忍者。现今也常将本品外用,配没药,增强其“活血破瘀”之力,用于“跌打损伤”,“瘀血肿痛”;而配合乳香,在“活血生肌”之余又能“敛疮”,“伸筋”,用于恶疮痈疽,久不收口,金疮出血,创口不合等证。 泽兰这味中药虽然知名度不高,但对于各类“淤血”证候也是有着很好的效果的,泽兰的味苦辛,性微温。归入肝,脾两经。主要的功效为“活血行水”。主治跌扑损伤,金疮,痈肿,经闭,癥瘕,产后瘀滞腹痛,身面浮肿等症,但是无瘀血者要慎重服用。 关于泽兰,在《濒湖集简方》中记载到,用泽兰捣封,可用于疮肿初起,及损伤瘀肿。我个人觉得泽兰的“活血消肿”效果比前文中提到的要好得多,现今对于骨折初期肿胀明显者使用尤多。 红花味辛,性温,归入心,肝经,主要的功效“活血通经”,“去瘀止痛”,会用于瘀血作痛,痈肿,跌扑损伤,经闭,癥瘕,难产,死胎,产后恶露不行等当中。 《药品化义》提到,“红花,善通利经脉,为血中气药,能泻而又能补,各有妙义。”现今多用于“胸腹部内脏受伤”的人群当中。 桃仁味苦偏甘,性平,归入心,肝,大肠经,有“破血行瘀”,“润燥滑肠”的功效,主要用于跌打损伤,瘀血肿痛,风痹,经闭,癥瘕,热病蓄血,血燥便秘等症当中。 而临床的应用上,例如在《千金方》中记载的“桃,仁汤”可用在从高坠下,胸腹中有血,不得气息的人群中,现在桃仁会经常配伍红花应用,涉及到的方面很多;而桃仁配伍苏木,还可用于治疗跌打损伤导致的“瘀血”中,二者均可活血祛瘀,相须为用,功效明显;如果桃仁配伍香附,则可以用于治疗气滞血瘀所导致的胸胁及少腹疼痛。 赤芍味酸苦,性凉,归入肝,脾经中,主要的功效为行瘀,止痛,凉血,消肿。如今多用于伤后腹痛,胁痛,关节诸痛,瘀滞经闭,疝瘕积聚,血痢,肠风下血,目赤,痈肿等等。 《药品化义》提到,“赤芍,味苦能泻,带酸入肝,专泻肝火。以其性禀寒,能解热烦,祛内停之湿,利水通便。较白芍味苦中,但能泻而无补”。对于各类“淤血”症候,临床上多取其行瘀止痛的效果,但需要注意到的是,当用于跌打损伤时,多用酒炒;而对于痈肿疮疡,则多与金银花,天花粉,乳香等同用。 没药性味苦辛,归入肝,脾,心,肾经,它的主要功效便是“散血去瘀”,“消肿定痛”,对于跌损金疮,筋骨,心腹诸痛,癥瘕,经闭,痈疽肿痛,痔漏等有不错的效果。 在《本草纲目》提到:“乳香活血,没药散血,皆能止痛消肿生肌,故二药每每相兼而用”。现今常常用没药配伍红花活血止痛,红花活血祛瘀通经,二者合用,有“活血”,“祛瘀”,“通经”,“止痛”之功效,多用于血瘀所致的“心腹疼痛”和“跌打损伤之瘀滞疼痛”。 中医药博大精深,药材更是有数千种,还有很多中药材也有类似的功效,由于篇幅所限就不在此一一介绍了,想了解更多药材知识,请 |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zelane.com/zlgn/9346.html
- 上一篇文章: 力辰中药饮片,黄芪配药,妙用无穷
- 下一篇文章: 中草药图附功效,除了医生你也应该知道,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