植物游记泽兰和佩兰
开头 我们之前介绍过林泽兰和地笋的原植物,两个科属各不相同。 但因为名字有混淆的点,药材常常会出现弄错基源的情况。原植物倒好分辨,我们现在来看药材的区分。 药典差异01泽兰基源:本品为唇形科植物毛叶地瓜儿苗的干燥地上部分。夏、秋二季茎叶茂盛时采割,晒干。 功能与主治:活血调经,祛瘀消痈,利水消肿。用于月经不调,经闭,痛经,产后瘀血腹痛,疮痈肿毒,水肿腹水。 用法与用量:6~12g。 02佩兰基源:本品为菊科植物佩兰的干燥地上部分。夏、秋二季分两次采割,除去杂质,晒干。 功能与主治:芳香化湿,醒脾开胃,发表解暑。用于湿浊中阻,脘痞呕恶,口中甜腻,口臭,多涎,暑湿表证,湿温初起,发热倦怠,胸闷不舒。 用法与用量:3~10g。 植物志差异01泽兰地笋硬毛变种(Lycopuslucidusvar.Hirtus)来自于唇形科地笋属,别名毛叶地瓜儿苗。 茎四棱形,节上密集硬毛,叶边缘具锐齿。几遍及全国,生于沼泽地、水边等潮湿处,海拔可达米。 全草入药,乃本草经著录的泽兰正品,为妇科要药,能通经利尿,对产前产后诸病有效。 根通称地笋,可食,又为金疮肿毒良剂,并治风湿关节痛。 02佩兰佩兰(Eupatoriumfortunei)来自于菊科泽兰属,多年生草本,高40-厘米。 茎直立,分枝少或仅在茎顶有伞房状花序分枝,野生罕见,栽培者多。全株及花揉之有香味,似薰衣草。 湖南长沙西汉初年马王堆古墓中曾发现有该种植物保存完好的瘦果及碎叶残片。 药用全草,性平味辛,利湿健胃,清暑热。北方和江苏通称佩兰,江西、湖北、湖南、贵州通称兰草。 佩兰植物图片来源:ppbc朱仁斌 文献差异01泽兰的应用泽兰为唇形科植物毛叶地瓜儿苗的干燥地上部分,别名地瓜儿苗、地笋、地参等,是一种用途广泛的传统中药材。 用于治疗月经不调、经闭、经痛、产后瘀血腹痛、水肿。泽兰具有活血调经、祛瘀消痈、利水消肿之功效,为临床上常用的活血化瘀类中药。 泽兰地下茎肥厚、多汁,约5mm粗的根茎可做凉菜用,凉翠鲜美,堪与甘露子媲美。 炒菜、做酱菜或油炸,酥脆可口;还可加工成点心、罐头或干果等,是一种新的美味。 泽兰可制成茶饮,将泽兰洗净,与红枣、绿茶一起放入茶杯中,用刚烧沸的开水冲泡,温热服食,可治疗女性痛经。 泽兰炖水鱼(水鱼1只,泽兰叶g。)将水鱼以热水烫使其排尿,切开去肠脏,纳入泽兰叶末于腹中,加清水适量,放瓦盅内炖熟,服食。 具有活血,软坚,滋阴之功效,适用于瘀滞型患者。广东民间常用以治疗疟疾病后的脾肿大,妇女闭经等疾病。 泽兰也可以和枸杞子、冰糖、粳米一起慢火煮熬成粥,口感细腻圆润。 适用于气血双虚,精神疲倦,四肢无力,食欲减退,脾胃虚弱,贫血头晕,尤其是妇女产后食用可和血养阴治瘀血不尽,心腹疼痛。 02佩兰的应用佩兰为菊科植物佩兰的干燥地上部分,为多年生草本植物。佩兰气芳香,芳香化湿、醒脾开胃、发表解暑。 用于湿浊中阻,脘痞呕恶,口中甜腻,口臭,多涎,暑湿表证,湿温初起,发热倦怠,胸闷不舒。 佩兰作为一种中医临床常用芳香化湿醒脾药,有着悠久的用药历史。 鲜佩兰叶在我国南方常用于外用治疗毒蛇咬伤,佩兰对夏季暑湿感冒效果较好。 佩兰白术散具有健脾燥湿、消积化浊等功效,能够治疗急、慢性腹泻。 中医认为口腔溃疡多由人体内阳邪盛导致实火所引起的病症,佩兰性辛平,属寒性药物,采用佩兰治疗口腔溃疡,符合中医“热者寒之”的治疗原则。 佩兰植物图片来源:ppbc朱仁斌 复习关于两者的文章超链接:泽兰 超链接:林泽兰与佩兰 声明 医家讲求“辨证施治”,人人“证”皆不同。本 |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zelane.com/zlgn/9324.html
- 上一篇文章: 农业生态系统已经严重失衡给农资商人创造
- 下一篇文章: 除草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