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百问之白芷
解你所问答你所疑 戳蓝字 白芷,取原药材,除去杂质,大小个分开,浸泡至六七成透,晾润至透,切厚片,干燥。 炮制成品性状 白芷为圆形的厚片,表面白色或灰白色,具粉性,可见方形或圆形棕色环,皮部散布有多数棕色油点。气芳香,味辛、微苦。 ? 炮制作用 白芷味辛,性温。归胃经、大肠经、肺经。具有散风除湿,通窍止痛,消肿排脓的功能。用于感冒头痛,眉棱骨痛,鼻塞,鼻渊,牙痛,白带,疮疡肿痛等。 白芷临床多用生品,软化切片,便于调剂和制剂,便于有效成分煎出。 不同炮制品在临床上的应用 生用: 寒头痛:常与防风、羌活、细辛等同用,具有散风寒,止头痛的作用,用于外感风寒,头痛项强,鼻塞,如九味羌活汤(《此事难知》)。 阳明头痛:常与川芎、防风、荆芥等同用,具有祛风止痛的作用,用于阳明经头痛,眉棱骨痛,头风痛,齿痛,如川芎茶调散(《局方》)。 偏头痛:常与细辛、石膏、乳香等同用,具有祛风止痛的作用,用于半边头痛,如白芷细辛吹鼻散(《种福堂公选良方》)。 鼻渊头痛:常与辛夷仁、苍耳子、薄荷叶同用,具有散风邪,通鼻窍的作用,用于风邪上攻,致成鼻渊,鼻流浊涕不止,前额疼痛,如苍耳散(《重订严氏济生方》)。现用于慢性鼻炎,副鼻窦炎。 诸风眩晕:常单用本品炼蜜和丸,具有祛风散寒的作用,用于妇人产前产后,乍伤风邪,头目昏重及血风头痛,暴寒乍暖,神思不清,伤寒头目昏晕,如都梁丸(《百一选方》)。 疮疡肿痛:常与当归(酒拌)、川芎、白术(炒)等同用,具有消肿排脓的作用,用于疮疡肿毒,气血两虚,久脓难溃。或溃脓久不收敛,如托里散(《发挥》);若与穿山甲(炒)、升麻、皂角刺等同用,用于痈疽已成未溃,如托里透脓汤(《金鉴》);若与川芎、当归、连翘等同用,用于孕妇乳痈,亦用于各种痈疽初发,如托里解毒汤(《万氏女科》)。 毒蛇咬伤:常与雄黄、炙甘草、乳香同用,具有解毒消肿止痛的作用,用于毒蛇、蜈蚣咬伤,如白芷护心散(《医学心悟》)。 赤白带下:常与煅乌贼骨、煅胎发同用,具有燥湿止带的作用,用于下元虚弱,赤白带下,或经行不止,如白芷散(《妇人良方》)。 制用(烧存性用) 白带连绵:常与黄连(炒)、扁柏(酒蒸)、黄柏(炒)等同用,具有燥湿止带的作用,用于肝郁气滞,湿热下注,白带连绵,如当归煎(《丹溪》)。 桂辛丸 处方桂(去粗皮)1两,细辛(去苗叶)1两,白芷1两,防风(去叉)1两,干姜(炮)1两,甘草(炙)1两,芎藭1两。 制法上为末,炼蜜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肺寒,内外合邪,清涕多,语声不出。 用法用量每服30丸,食后温米饮送下。 摘录《圣济总录》卷四十九 瞿麦散 处方瞿麦1两,白芷1两,黄耆2两(锉),当归1两(锉,微炒),细辛1两,赤芍药1两,芎?1两,赤小豆1两(捣末,以酒浸,铜器中熬令干),薏苡仁1两。 制法上为细散。 功能主治渐生肌肉。主诸痈肿,疮中疼痛,脓血不绝。 用法用量每服2钱,以温酒调下不拘时候。 摘录《圣惠》卷六十一 桂心散 处方桂心3分,赤芍药1两,琥珀半两(细研),白芷半两,当归3分(锉,微炒)。 制法上为散。 功能主治产后儿枕攻刺,腹肚疼痛不止。 用法用量每服3钱,以水1中盏,加生姜半分、大枣2枚,煎至6分,去滓温服,不拘时候。 摘录《圣惠》卷八十一 跌打膏药 别名五香膏 处方川乌2两,草乌2两,三棱2两,蓬术2两,当归2两,生地2两,赤芍2两,大黄2两,川山甲2两,木鳖子2两,生南星2两,牙皂2两,密陀僧4两(研),铅粉(漂)1斤,丁香(研细末,下同)2两,肉桂2两,乳香(去油)2两,没药(去油)2两,甘松2两,山奈2两,川芎2两,白芷2两,川柏2两,大茴2两。 制法用桐油、香油各2斤,将前12味先熬枯滤净,再熬滴水成珠,入陀僧、铅粉熬成膏,离火再加后10味,再添麝香5钱搅匀,收贮摊用。 功能主治诸损百病。 注意孕妇忌用。 摘录《伤科汇纂》卷七 荜茇散 处方荜茇、细辛、白芷、荆芥穗、升麻、郁金、当归各等分。 制法上为细末,瓦盒贮之,紧闭勿令泄气。 功能主治牙疼。 用法用量每用少许,擦痛处,后以荆芥汤漱之。 摘录《医统》卷六十四 琥珀泽兰煎 处方紫巴戟(去心,糯米炒)1两,茴香(炒)1两,牡丹皮(去心)1两,刘寄奴草(去枝)1两,五味子(去梗)1两,白芷1两,五加皮(去心)1两,金钗石斛(去根,锉,酒浸,炒)1两,泽兰叶(去梗)1两,川芎1两,赤芍药1两,生干地黄(洗,去芦)1两,川当归(酒浸1宿)1两,人参(去芦)1两,白芍药1两,熟干地黄(洗去土)1两,艾叶(醋炒,糯米糊调成饼,焙干,为末)1两,附子(炮,去皮脐)1两,白术1两。 制法上为细末,炼蜜为丸,如弹子大。 功能主治妇人三十八种血气,八风五痹,七症八瘕,心腹刺痛,中风瘫痪,手足酸疼,乳中结瘀,妊娠胎动,死胎不出,产衣不下,败血凑心,头旋眼花,血注四肢,浑身浮肿,冲任久虚,绝产无嗣,或因有子,经脉不调,赤白带下,恶心呕逆,身体瘦倦。 用法用量每服1丸,早、晚用温酒磨下。漏胎刺痛,煮糯米饮送下;寒热往来,四肢烦疼,煎青蒿酒送下;妇人、室女经血不通,煎红花酒送下;血晕不省人事,童子小便和暖酒送下;催生,鸡子清和酒送下;血气、血块攻刺心腹,烧秤锤淬酒送下;伤寒及中风口噤,煎麻黄汤送下,用被盖出汗即愈;心惊悸及头疼,薄荷酒送下;咳嗽,煎桑白皮汤送下;血风攻注,浑身瘙痒,头面麻痹,炒黑豆浸酒送下;产前产后常服,不生诸疾。怀胎8月,1日1服,胎滑易产。 摘录《局方》卷九(宝庆新增方) 桂心丸 处方桂(去粗皮)1两,旱莲子草1两,香白芷1两,菊花1两,旋覆花1两,巨胜子1两,荜澄茄1两,牛膝(酒浸,去皮)1两。 制法上为末,炼蜜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髭发枯槁。 用法用量每服30丸,盐汤送下,不拘时候。 摘录《圣济总录》卷一○一 和子由记园中草木十一首 宋代·苏轼 煌煌帝王都,赫赫走群彦。 嗟汝独何为,闭门观物变。 微物岂足观,汝独观不倦。 牵牛与葵蓼,采摘入诗卷。 吾闻东山傅,置酒携燕婉。 富贵未能忘,声色聊自遣。 汝今又不然,时节看瓜蔓。 怀宝自足珍,艺兰那计畹。 吾归于汝处,慎勿嗟岁晚。 荒园无数亩,草木动成林。 春阳一已敷,妍丑各自矜。 蒲萄虽满架,困倒不能任。 可怜病石榴,花如破红襟。 葵花虽粲粲,蒂浅不胜簪。 丛蓼晚可喜,轻红随秋深。 物生感时节,此理等废兴。 飘零不自由,盛亦非汝能。 江湖不可到,移植苦勤劬。 安得双野鸭,飞来成画图。 种柏待其成,柏成人亦老。 不如种丛篲,春种秋可倒。 阴阳不择物,美恶随意造。 柏生何苦艰,似亦费天巧。 天工巧有几,肯尽为汝耗。 君看藜与藿,生意常草草。 萱草虽微花,孤秀自能拔。 亭亭乱叶中,一一芳心插。 牵牛独何畏,诘曲自牙蘖。 走寻荆与榛,如有宿昔约。 南斋读书处,乱翠晓如泼。 偏工贮秋雨,岁岁坏篱落。 芦笋初似竹,稍开叶如蒲。 方春节抱甲,渐老根生须。 不爱当夏绿,爱此及秋枯。 黄叶倒风雨,白花摇。 行乐惜芳晨,秋风常苦早。 谁知念离别,喜见秋瓜老。 秋瓜感霜霰,茎叶飒已槁。 宦游归无时,身若马系早。 悲鸣念千里,耿耿志空抱。 多忧竟何为,使汝玄发缟。 官舍有丛竹,结根问囚厅。 下为人所径,上密不容钉。 殷勤戒吏卒,插棘护中庭。 远砌忽坟裂,走鞭瘦竛竮。 我常携枕簟,来此荫寒青。 日暮不能去,卧听窗风泠。 芎藭生蜀道,白芷来江南。 漂流到关辅,犹不失芳甘。 濯濯翠径满,愔愔清露涵。 及其未花实,可以资筐篮。 秋节忽已老,苦寒非所堪。 劚根取其实,对此微物惭。 自我来关辅,南山得再游。 山中亦何有,草木媚深幽。 菖蒲人不识,生此乱石沟。 山高霜雪苦,苗叶不得抽。 下有千岁根,蹙缩如蟠虬。 长为鬼神守,德薄安敢偷。 我归自南山,山翠犹在目。 心随白云去,梦绕山之麓。 汝従何方来,笑齿粲如玉。 探怀出新诗,秀语夺山绿。 觉来已茫昧,但记说秋菊。 有如采樵子,入洞听琴筑。 归来写遗声,犹胜人间曲。 八月十一日夜宿府学,方和此诗,梦与弟游南山,出诗数十篇,梦中甚爱之。 乃觉唯记一句云蟋蟀悲秋菊。 野菊生秋涧,芳心空自知。 无人惊岁晚,唯有暗蛩悲。 花开涧水上,花落涧水湄。 菊衰蛩亦蛰,与汝岁相期。 楚客方多感,秋风咏江篱。 落英不满掬,何以慰朝饥。 ?感谢见证“菜根言百草”的诞生。祝:平安喜乐??本文药方源于古典医书往期回顾中药百问之当归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合集#个上一篇下一篇 |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zelane.com/zlgn/1412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