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传说故事佩兰的故事
治疗白癜风那最好 https://jbk.39.net/yiyuanfengcai/hj_bjzkbdfyy/ 从前,有一户人家,哥哥从军在外,家里只有姑嫂二人,嫂子叫佩兰,小姑叫蕾香。佩兰十分疼爱妹妹,藿香也很体贴嫂子。两人每天一块儿下田干活,一块儿操持家务,从来也没有闹过别扭一年夏天,嫂子不幸中了暑热,只觉得头痛眩晕,心悸恶心。藿香急忙把嫂子扶到床上说:“哥哥在家时,教我认识过两种祛暑解热的药草,我上山挖些回来,煎汤给你喝吧!”“那可不成!”佩兰拉住妹妹的手说:“你一个女孩子家,怎么能单独出门儿呢?”藿香一心想赶快把嫂子的病治好,不管她怎么劝说,还是换上哥哥的旧衣裳,女扮男装,进山去了。 佩兰深恐妹妹有什么闪失,两眼紧盯着房门,一直盼到天黑,才看见妹妹的影儿。佩兰才松了一口气,却见藿香两眼发直,四肢无力,一进门就跌倒在地。佩兰挣扎着身子,忙下床去搀藿香:“妹妹呀!妳这是怎么啦?”藿香有气无力地说:“我被毒蛇咬了。”嫂子吓得急忙问道:“咬了哪儿啦?”“这儿……”藿香说着指了指脚。佩兰赶紧扒下藿香的鞋袜,看见妹妹的脚面又红又肿,连小腿也肿得变粗了。哎唷!这还得了,得赶紧把毒血吸出来才成啊!“嫂子,别吸了,怕你也要中毒啊!”藿香哭着推开嫂子。佩兰紧紧握住妹妹的脚,说道:“要死咱俩一块儿死,要活咱俩一块儿活。没了妹妹,我一个人,活着还有什么意思呢?” 第二天,邻居们发现姑嫂二人都躺在地上,急忙抢救。可是,藿香已经死了,佩兰也只剩下最后一口气。佩兰从身边的小筐里拿出两株药草,哭着说:“乡亲们,我妹妹挖回来的这种草,是我们家祖传下来治暑热的,一直还没起过名字。这圆叶粗茎的,能祛暑湿,治疗头痛发热、腹胀胸闷,还能止呕、止泻,就叫“藿香”吧!这种尖叶细茎的,主治暑湿内阻、头昏呕吐,就叫“佩兰”吧……”话还没说完,佩兰也咽了气。 邻居们关不感动。大家把姑嫂二人埋葬后,又将两种祛暑的药草培植起来。从此,人们一看到藿香和佩兰这两种药草,就想起当年那对感情深厚的姑嫂。 佩兰 兰草,佩兰叶,醒头草, 辛,平。归脾、胃、肺经。 清暑辟浊。芳香化湿,醒脾开胃,发表解暑。 本品性和缓,醒脾化湿作用较好,尤能化湿解暑、醒脾和中,故湿浊内蕴、湿热郁蒸者常用。 1.化湿和中:用于湿阻中焦或脾经湿热,症见脘腹痞闷,呕恶厌食,口中甜腻多涎,口臭,口干渴不欲饮,常与苍术、茯苓、厚朴配用。 2.发汗解暑:用于暑湿感冒,症见发热恶寒,头痛,无汗,肢体酸重或疼痛,头昏重胀痛,胸腹痞满,泛恶,舌苔白或黄厚腻,可与香薷、藿香、柴胡、黄芩、半夏、陈皮、荷叶等同用。 3.生津止渴:用于消渴。《素问》云:"五味入口,藏于脾胃,以行其精气,津液在脾,令人口甘,此肥美所发也,其气上溢,转为消渴,治之以兰,除陈气也。"长期过食肥甘、醇酒厚味,致脾胃运化失职,积热内蕴,化燥耗津,发为消渴,可用佩兰生津止渴治之。 藿香、佩兰、香薷,三药皆有解暑发表作用,消暑月形寒饮冷、脘腹痞闷吐泻等证,常相须为用。然藿香善于理气止呕,为治湿郁气滞呕逆之要药;佩兰芳香性平,长于去陈腐,辟秽浊,为治脾湿口甜口臭之良药;香薷和中兼利小便,且有较强之发汗力。 1.配砂仁:佩兰气味芳香,功专清肺开胃、化湿悦脾,理气之功为胜;砂仁香浓气浊,燥湿之性较强,有化湿醒脾、行气宽中,安胎之效。两药配伍,芳香悦脾,可用治湿阻气郁、恶心呕吐,食欲不振、胸腹胀满、胎动不安等证。 2.配木香:本品气味清香,芳香化湿,重在醒脾气;木香气味芳香,行气止痛,尤善宣散上下一切寒凝气滞,能升能降,重在调胃气。两药配伍,芳香行气,治疗湿阻气滞、胃脘胀闷、腹胀肠呜、吐泻、痢疾等。 3.配泽兰:佩兰芳香化浊,解暑和中;泽兰活血行气解郁,通经行水。两药配伍,一气一血,芳香化浊,活血利水而消肿,对湿阻血瘀大腹水肿如肝硬变之单腹胀、跌打损伤之红肿作痛均有效。 4..配茯苓:伏苓淡渗剩湿、健脾止泻。两药合用,既祛暑邪又健脾胃,助脾运化暑湿,暑湿去则脾更健,故治暑湿内蕴引起的吐泻均效。 5.配鲜荷叶:鲜佩兰解暑作用尤良,善芳香化浊;鲜荷叶善清夏季之暑邪,味苦性平,其气清芳,既解暑清热,又升发清阳。两药合用,清暑化浊,既清头目又升阳止泻。 6.配菖蒲:佩兰气味清香,性平不温,芳香辟浊,化湿和中,醒脾开胃;菖蒲芳香开窍,化湿浊而和中开胃。两药合用。芳香开胃,能治肝胃不和,湿阻脾胃,气滞胁痛胀满,食欲不振,胃脘胀痛不舒,恶心呕吐,泄泻,苔白腻及口中甜腻等。 7.配黄连:二药均可祛湿,佩兰功在醒脾开胃化湿,黄连功在清热燥湿,两药相配,有清热化浊之功,可治脾胃湿滞的胸闷、消化不良、口苦苔腻等。 阴虚、气虚者忌用。 内服:6~12克,入煎剂,鲜者加倍。 为菊科泽兰属植物佩兰的全草。野生于溪边或湿洼地带。分布于河北、山东、江苏、福建、广西、广东等省区。各地亦有栽培。夏、秋二季分两次采割,除去杂质,晒干。切段生用,或鲜用。 《本经》:"兰草,味辛平。主利水道,杀蛊毒,辟不祥,久服益气轻身,不老,通神明。一名水香,生池泽。" 《别录》:"除胸中痰癖。" 《素问·奇病论》:"津液在脾、故令人口甘也,此肥美之所发也。……其气上溢,转为消渴,治之以兰,除陈气也。" 《本草拾遗》:"主恶气,香泽可作膏涂发。" 《用药法象》:"其气清香,生津止渴,润肌肉,治消渴胆痺。"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zelane.com/zlgn/13647.html
- 上一篇文章: 郭氏平乐正骨骨伤科秘验方16首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