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维度活用左金丸,可治10余种疾病
北京最好白癜风治疗医院 http://baidianfeng.39.net/ 图*京城四大名医之汪逢春 左金丸,出自《丹溪心法》卷一。为泻火剂。具有泻肝火,行湿,开痞结之功效。 主治肝火犯胃,漕杂吞酸,呕吐胁痛,筋疝痞结,霍乱转筋。 汪逢春老先生博览群书,一生忙于临床。 其弟子整理汪老的临诊医案,著为《泊庐医案》。 书中记录其用到左金丸及其化裁的案例共34例,见于痹证、虚劳、妇科调经、小儿虫积、胃病等十余种疾病中。 汪老在前人应用左金丸经验的基础上,突破创新,对左金丸的剂量、炮制方法、剂型等方面灵活变化,临床疗效可观。 左金丸应用 左金丸首见于元代朱震亨的《丹溪心法》,黄连六两,吴茱萸一两或半两,比例约为6∶1。 炮制方法为:两药研末,水丸或蒸饼丸,白汤下五十丸。 朱丹溪云:“气从左边起者,乃肝火也。” 肝为风木之脏,受制于肺金不致过亢以能正常生化,肝得肺制故名左金。 《医宗金鉴》亦有:“左金者,木从左而制从金也”之说。 丹溪用左金丸治肝火,左金丸用黄连味苦性寒以泻肝经横逆之火,吴茱萸味辛性热可温中降逆止呕,用治肝火犯胃之证。 《泊庐医案》中用到左金丸原方的案例有12例,分别见于胃病、关格、胎前、产后四种疾病中,皆有效果。 如在妇科产后病中, 有患者李右,二十八岁 七月二十九日就诊。 产后十朝,症见右边头痛,得食呕吐,脘腹皆痛,水声状如汪澜。 其病机为胎前之水未化,复因暑月感受暑湿, 治以芳香疏解、防转下痢,病非轻浅,幸勿忽视。 处以左金丸加泽兰、赤茯苓、鲜橘皮等,以祛暑除湿。 左金丸能降逆上冲之水气以除患者得食呕吐之症,又可清肝泻火以解患者右边头痛之苦。 左金丸在此方中起权臣之功,可有效缓解患者症状,使疾病向愈。 左金丸化裁应用 剂量的变化应用 《泊庐医案》中有21个案例用到左金丸的剂量化裁应用。 与左金丸原方的药物剂量配伍不同,汪老在左金丸原方的思想基础上,以左金丸顾护中焦为指导,改变吴茱萸、黄连配伍的剂量。 常用剂量 剂量变化中用到两药最多次数的剂量是“淡吴萸钱五、川连七分同炒”,共15例。 此处两药比例是黄连:吴茱萸约为1∶2,吴茱萸多于黄连的用量,其功效与左金丸的苦寒泻肝和胃并不完全相同。 临床寒热错杂之症并不少见,但其寒热之比重多为变化,所用药物剂量也应随之增减。 左金丸用于寒热错杂之寒象较明显者,而此处多取吴茱萸,少用黄连,用于中焦不和、寒热错杂之寒甚者,功效偏于和中温胃,少佐以疏肝。 如在内科痹证篇中, 患者史某,四十六岁, 四月二十六日初诊 症见头颠起瘰作痒,腰腿疼痛拘挛无汗,舌苔白腻而厚,两脉细濡。 其病属营虚寒湿困顿脾胃, 治以宣痹温络, 由防己、怀牛膝、明天麻、苍耳子等组方以化寒湿,宣痹痛。 七日后复诊,症见头颠起瘰痒已减,两腿疼痛不止,阵阵形寒,舌苔垢厚,大便五日未通,两脉细弦无力。 此为病实正虚,再以温和表里,故以全当归、桂枝、威灵仙、牛膝、续断、淡吴萸、黄连等为主组方。 《药性论》对当归提到:“尾能破血,头养血,全用活血,热者不可用之。” 汪老在此处用全当归活血通络,桂枝于营卫之间调和气血除寒邪,怀牛膝引药至下肢除疼痛。 其中用“淡吴萸钱五,川连七分同炒”以助药力,取其温中之功,以味辛行其气血,性温除其寒,治疗患者寒侵湿重,在全方中起至关重要的作用。左金丸如此化裁在性质偏寒的病症中效果明显。 对用此剂量的病症进行简单整理: 病名 病机 治法 泄泻 脾胃两虚 气虚两亏 辛温和 中 痢疾 脾肾阳虚 升阳和 中 佐以温 脾 虚劳 心肾交亏 镇逆 温中化 湿 痹证 肝郁,寒湿阻络 疏和营 卫 分利化 湿 胃病 中气不足 气逆作嗳 香运和 中 关格 中气已衰 阳明不和 镇逆安 中 便血 胃病及肠 失其统摄 止血 和其中 焦 便血 气郁犯及肝脾 止血 佐以调 气 调经 肝郁脾困 逍遥启 脾 胎前 气郁犯及肝脾 和肝运 脾 崩带 肝气太盛 冲犯络分 和肝运 脾 兼治八 脉 崩带 子宫寒冷 湿泻凝阻 肝脾两 治 分渗化 浊 表*用淡吴萸钱五、川连七分同炒的案例 特殊剂量 妇科胎前案例中有4例用到左金丸及其化裁。 黄连的用量为三分到七分不等,值得提及的是吴茱萸的用量频率最高的是一钱,这与其他案例中的用量很不相同。 《药性论》云:“吴茱萸,味苦辛,大热,有毒。” 胎前妇女体质娇弱,虑其有伤害胎儿之痹,故汪老此处减少其用量。 现代药理研究表明,吴茱萸提取物对大鼠的子宫呈现明显的收缩作用,其兴奋子宫成分为去氢吴茱萸碱、吴茱萸次碱和芸香胺。 汪老巧用吴茱萸的思想与现代药理研究不谋而合,并且在胎前案例中汪老用到左金丸的原方及其化裁方的效果皆相当满意。 如在孙某案中, 患者二十五岁,经居将三月, 症见左寸关脉细弦而滑,右细濡,呕吐十余日,大便久泻,胃纳衰少,病似恶阻。 证属脾胃虚弱,益形疲乏, 拟以疏和肝胃为治法。 《傅青主女科》载:“妇人怀娠之后,恶心呕吐,思酸解渴,见食憎恶,困倦欲卧,人皆曰妊娠恶阻也。” 治疗当以平肝补血之中,加以健脾开胃之品,以生阳气,则气能生血,尤益胎气耳。 汪老与傅山对此病的认识英雄所见略同。 汪老在初诊时用苏叶、杭白芍、砂仁等加“左金丸一钱”来泻肝和胃降逆; 二诊时诸症好转,唯胃纳不佳,用白术、山药、干姜、淡吴萸等健脾温中; 三诊时,诸症皆基本痊愈,仍补益脾胃,前法加“淡吴萸一钱,川连三分同炒”以温中和肝运脾,必不可少。 汪老所用剂量根据病情需要,及患者的个体差别灵活变化,初诊用左金丸,三诊用吴茱萸、黄连同炒。 此处虽比其他化裁的用量减少,但能在不伤害孕妇的情况下,使药力直达病所,克病制胜,可见其用药精准。 其他剂量 在左金丸化裁的药物中,有2例医案的药物使用剂量较为特殊。 在咳嗽痰饮病中,有一例用到“淡吴萸钱五,川连一钱同炒”。 此处黄连的用量在左金丸的化裁配伍中为最大量:一钱。 患者病在脾胃,不可专责于肺,故以运中温和为治。 用大量吴茱萸温化,配伍黄连,再加以理气去痰药,三剂之后,病情即大为改观。 在痹证中有一例病案,用到“淡吴萸钱五,川连五分同炒”。此处黄连为最小量。 这位患者在初诊时为营虚寒湿困顿脾胃,拟以宣痹温通,用温化寒湿类药物治疗后稍有好转。 复诊时病实正虚,用理气化痰健脾通络药,并用到淡吴萸、黄连温和中焦。 因病例中患者寒湿较重,故黄连用量小,以防伤其阳气。 炮制方法 变化的应用《泊庐医案》中左金丸的炮制方法变化灵活, 其一,吴茱萸、黄连多同炒。同炒既可存性,又有助于两种药物药力的相互结合,更快清除疾病。 其二,所用的黄连多为炒品,一去其辛燥,二是防其苦寒碍胃。 有一处用到姜黄连,即在内科关格病中,有患者白左,六十岁,症见两脉细弦且迟,舌苔白腻且滑,饮食不下,其状如噎,甚则作吐,势将噎膈。 其病属老年气衰,治以辛温和胃,防增呃逆。 处以左金丸加味,用竹茹、柿蒂、旋覆花等药降逆止呕,用姜黄连缓和黄连的苦寒之性,增强止呕的作用。 其三、吴茱萸此书名其为“淡吴萸”,其炮制为甘草水炒吴茱萸,闷润文火加热炒干。 炮制后也可缓和燥性,并降低毒性,这也是汪老敢对孕妇用吴茱萸的原因之一。 另有一处,汪老用“淡吴萸一钱,黄连水炒”,《本草害利》言:“(吴茱萸)治疝盐水炒,治血醋炒,止呕姜汁炒,疏肝胃黄连木香汁炒。”结合所在案例,可知其功专于疏肝和胃。 剂型的变化 应用李杲曰:“汤者,荡也,去大病用之。 散者,散也,去急病用之。 丸者,缓也,舒缓而治之也。” 汪老在运用左金丸时,根据病情的需要随时调整剂型。 首先是汤剂,对病情较为严重者,用汤剂迅速荡除其邪气。 在汤剂中化裁左金丸的药物剂量、炮制方法,更加灵活,根据患者情况加减药物剂量,对疾病治疗把握更加准确。 其次是散剂,对于急病用之,如在关格篇中,患者有将成噎膈,以淡吴萸、黄连、竹茹、柿蒂等药辛温和胃,汪老嘱患者将药研细末,匀两次送下,以散剂急除患者重症。 再者有将药物研细末,装小胶囊服下,患者中有不胜中药气味者,虑其饮苦涩之剂难以入口,以小胶囊装后可缓此弊端。 需提及的是左金丸的丸剂多与其他的剂型的药物同时使用,如汤剂中用到左金丸丸剂则用药汤送服,散剂中用到则一同研细末服用,装小胶囊时,把丸剂亦研成末后一同装入。 汪逢春先生胆大心细,精益求精,智圆行方,对病证准确把握,果敢用药。 汪老用左金丸时灵活变化,表现在剂量、剂型、炮制等三个方面,在不同病证中的化裁皆得所宜,扩大了左金丸的应用范围。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zelane.com/zlzz/12372.html
- 上一篇文章: 花园搭配有诀窍,种这些,绝对丑不了
- 下一篇文章: 提醒这种果菜是ldquo湿气果r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