乳腺结节乳腺增生乳腺肿瘤
如何区分乳腺结节、增生、肿瘤? 1.乳腺结节 是一种症状,常见于乳腺增生(可形成乳腺囊肿)及乳腺肿瘤性疾病,包括乳腺良性肿瘤(如乳腺纤维瘤、分叶状肿瘤等)以及乳腺恶性肿瘤(乳腺癌)。 2.乳腺增生 多发性,单侧或双侧,以外上象限多见。大小、质地也常随月经呈周期性变化,月经前期结节增大,质地比较硬,月经来潮后结节缩小,质韧变软。检查时能触及乳腺结节大小不规律,与周围组织界限不清,多有触痛感,与皮肤和深部组织无粘连,能够移动;乳房胀痛多见于单侧或双侧乳房,胀痛或触痛。患病时间不等,大多数患者具有周期性疼痛的症状,月经前期发生或加重,月经来潮后减轻或消失。 3.乳腺肿瘤 良性肿瘤可单发,也可多发,好发于育龄期女性,触诊一般结节质韧,边界清楚,活动度好;恶性肿瘤一般单发,好发于中老年女性,触诊一般结节质硬,边界不清,活动度差。 检查 1.乳腺触诊 2.乳腺钼靶X线检查 乳腺结节 可在乳腺钼靶片上见到圆形或不规则结节,良性结节一般边界清楚,形态规则,恶性结节一般边界不清,形态不规则,可见毛刺或伴分叶,有时结节外可见“水肿带”,对病灶内的簇状钙化显示较好。 3.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 可清楚显示乳腺组织内较小病灶,并可对肿块较完善地定性、定位。常能检察出医师不能扪及的深部结节;可探及包膜回声,多表现为低、中回声;良性肿瘤回声均匀,恶性肿瘤回声一般不均,并可显示血流分布。 4.病理组织学检查 结节可行空心针穿刺活检或切除活检进行组织学诊断,以确定结节性质。对于不可触及的病灶,可在钼钯或B超引导定位下进行。 诊断 根据临床表现及检查结果可以诊断。 治疗 乳腺结节的治疗应首先明确诊断,通过乳腺B超及钼靶,部分结节考虑为良性病变可能性大,可考虑予以定期随诊观察;部分乳腺结节需行活检明确病理性质,依据病理结果决定进一步治疗方案,如为恶性肿瘤,则需依据患者病情多学科协作,制定个体化综合治疗方案,包括手术、化疗、放疗、内分泌治疗及分子靶向治疗方案等。 预防 鉴于乳腺结节的病因尚不清楚,目前无明确有效预防手段,但可以针对乳腺癌的高危因素进行相关防控措施,包括合理饮食、健康生活方式。鼓励哺乳、戒烟戒酒、避免长期大量口服避孕药等。如为遗传性乳腺癌患者,可考虑行相关乳腺癌易感基因检测以明确,并制定个体化乳腺癌筛查方案,必要时行预防性乳腺切除术。 黄琴教授治疗乳腺增生疾病的经验(转载) 黄琴教授曾系全国首批名老中医石恩权的研究生,现为贵阳中医学院中医临床基础教研室主任,从事教学、临床与科研20余年,在论治疑难杂证特别是乳腺增生方面颇有心得。笔者有幸跟师临诊,现将导师论治乳腺增生疾病的经验报道如下,供同道参考。 1、病因病机 乳腺增生是女性多发病之一,最常见于25~40岁之间,主要有两方面表现:一是乳房胀痛,二是乳房肿块。 乳腺增生属于中医学“乳癖”的范畴,祖国医学认为其发病与情绪、饮食有关。中医认为,七情过度,或悲或喜、或忧虑,可致七情郁结,肝失条达,肝郁气滞,气机运行不畅,气血瘀滞于经脉,乳房脉络瘀阻而发病,不通则痛,引起乳房疼痛。 故疏肝理气,调畅气机为乳癖的主要治则。或七情郁结,加以年高肾虚,致脾失健运,痰湿内生,肾气不足,冲任脉失调,气机不利,运行气血无力,积瘀聚于乳房、胞宫,或致乳房疼痛而结块,或月事紊乱失调。 乳腺增生归为以下几个方面: (1)情志因素:情志不畅,郁久伤肝,致气机郁滞,蕴结于乳房胃络,经脉阻塞不通,轻则不通则痛,重则肝郁气血周流失度,气滞、痰淤、血瘀结聚成块而形成乳腺增生; (2)饮食因素:恣食生冷、肥甘,损伤脾胃,脾运失健则生湿聚痰。痰湿之邪性粘滞,易阻气机,痰气互结,经络阻塞则为乳癖; (3)劳倦内伤:房劳、劳力过度,耗伤元气;肾为藏精之脏,赖后天脾胃所养,劳伤日久,脾胃乃伤,久则肾益虚,无以灌养冲任,冲任失调而生乳癖;所以,中医认为乳腺增生病变部位在乳房,与肝、脾胃、肾等脏腑及冲脉、任脉、胃经、肝经、脾经等皆有关。 2、临床分型与治疗 2.1肝郁痰凝型: 例一:温某某,女,28岁,患者因乳房胀痛来诊。自诉近三个月内乳房常常刺痛,每次月经来潮之前和生气烦闷时加重,且易烦躁,胸闷胁胀、失眠、叹息后自觉舒适、舌苔薄黄,脉弦滑。结合病程、舌脉,辨证为肝郁痰凝。治则:疏肝解郁,理气散结。处方:柴胡9克,当归9克,茯苓10克,白芍12克,白术10克,贝母10克,炙甘草3克,全瓜蒌9克,夏枯草9克,昆布12克,牡蛎30克,桔核9克,郁金9克,合欢皮9克。1日1剂,水煎服。服药7剂,诸症稍减,于上方加丝瓜络15克,穿山甲10克,继续服药7剂,诸证好转,疗效满意。 按:本案为七情不畅,肝失条达,肝郁气滞结于乳络则疼痛结块,故疏肝理气,调畅气机为治疗乳癖的主要原则。一般青壮年妇女多见,多随喜怒而消长。本方选用逍遥散加减,疏肝理气,化痰散结。加贝母、瓜蒌化痰通络,加牡蛎、桔核、穿山甲、昆布消痰软坚散结,加合欢皮、郁金疏肝解郁。药后,肝气得疏,痰湿得化,乳房胀痛,失眠烦躁等症状得以好转。 2.2冲任失调型: 例二:林某,女,51岁,患者因乳房肿块并伴有胀痛来诊。患者自诉近半年来乳房反复胀痛,经西医治疗后效果反复,疗效不甚满意,现感觉除了乳房疼痛,经前加重,经后缓减外,伴腰酸乏力,疲倦乏力,偶头晕,月经失调,经少色淡,舌质淡苔白边有齿痕,脉沉细。结合病程、舌脉,辨证为冲任失调。治法:调摄冲任,疏肝活血。处方:仙茅9克,仙灵脾10克,白芍9克,黄柏9克,知母10克,熟地12克,川芎6克,柴胡9克,郁金9克,山茱萸9克,川楝子12克,黄芪15克,党参15克,女贞子10克。1日1剂,水煎服。服药6剂,诸症均减。继以上方续服7剂,疗效满意。 按:本案为肾气不足,冲任脉失调,气机不利,运行气血无力,积瘀聚于乳房、胞宫,或致乳房疼痛而结块,或月事紊乱失调。本案中年妇女多见,方选二仙汤合四物汤加减,调摄冲任。因患者气虚明显故加黄芪,党参;方中仙茅、仙灵脾、巴戟天温肾阳,补肾精;黄柏、知母泻肾火、滋肾阴;当归温润养血,调理冲任;因经少色淡故加女贞子合党参补肾精;加柴胡,郁金疏肝理气,调畅气机。药后,肾气得补,冲任得调,故诸证好转。 2.3淤血阻络型: 例三:张某,女,21岁,患者因乳房有肿块,坚硬灼痛来诊。患者自诉乳房肿块迅速增大,坚硬灼痛,皮肤紫暗,肿块活动度较差,月经色暗有血块,舌质淡紫苔微黄。故辨证为淤血阻络。治则:活血化瘀、软坚散结。处方:威灵仙30克,泽兰10克,三棱6克,莪术6克,生山楂15克,水蛭粉3克(冲),炒橘核15克,生牡蛎30克,夏枯草20克,炙鳖甲15克,香附10克,当归15克,菟丝子10克。1日1剂,水煎服。服药7剂,诸症均减。复诊时,舌微腻,喜叹息;故在上方基础上加半夏10克,茯苓15克,柴胡9克,青皮15克继服7剂,疗效满意。 按:本病多由于郁怒伤肝,肝郁气滞;思虑伤脾,脾失健运,痰湿内蕴,以致肝脾两伤,痰气互结,瘀滞而成块,方中威灵仙、泽兰行十二经,通九窍,养血气,破宿血,能破久积癥瘕;水蛭、三棱、莪术、生山楂破血活血,行瘀散结;菟丝子补养肝肾,调理冲任;制鳖甲、生牡蛎、夏枯草、炒橘核,软坚散结;当归、香附养血活血,理气通络,并引诸药直达病所;加半夏,茯苓利湿化痰;加柴胡,青皮舒肝理气。诸药相辅相成,故可收到行气活血,软坚散结,调理冲任的治疗目的。 小结:乳腺增生病属于中医学乳癖范畴,《疡科心得集》谓“乳中结核,形如丸卵,不疼痛,不发寒热,皮色不变,其核随喜怒而消长,此名乳癖”。本病多由于郁怒伤肝,肝郁气滞;思虑伤脾,脾失健运,痰湿内蕴,以致肝脾两伤,痰气互结,瘀滞而成块,或因肝肾不足,冲任失调所致。故在临床中以行气活血,软坚散结,调理冲任为治疗原则。本病以育龄妇女多见,其中不育或不哺乳者本病的发生率相对要多一些,本病也可见于未婚妇女或更年期妇女,若更年期妇女发现乳癖者,要排除乳腺癌的可能。 扫一扫下载订阅号助手,用手机发文章赞赏 |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caodoukou.com/zlyy/6987.html
- 上一篇文章: 葵之光
- 下一篇文章: 乳腺结节乳腺增生乳腺肿瘤
- 没有热点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