潮汕百草之小驳骨祛湿散瘀续筋接骨
小驳骨又名接骨草、四季花、小还魂、百节芒、小叶金不换、小驳骨、小接骨草、驳骨消、驳骨草、骨碎草、大力王、长生木、尖尾峰、接骨筒、细骨风、白及草、乌骨黄藤,潮汕地区多称为:乌骨黄藤,是一种可以治疗多种疾病的草药,尤其是跌打损伤诸症,疗效尤佳。因它续筋接骨之力特强,故有“小驳骨丹”之称。它生于屋前屋后,村过村旁,山下池边等阴湿处,常栽培为绿蓠。 药材基源:为爵床科植物驳骨丹的茎叶或全株。 采收和储藏:夏、秋季采收,洗净,切段,晒干或鲜用。 味辛;苦;性平。 归肝;肾;肺经。 祛风湿;散瘀血;续筋骨。主风湿痹痛;月经不调;产后腹痛;跌打肿痛;骨折。 内服:煎汤,15-30g;或研末;或泡酒。外用:适量,鲜品捣敷;或研末调敷衍;或煎汤熏洗。 药书记录1.《本草纲目拾遗》:治折伤,续断骨,捣罨。 2.《生草药性备要》:治风邪,理跌打,调酒服。 3.《岭南采药录》:理跌打伤,内服能去瘀生新。 4.《陆川本草》:治风湿骨痛。 《中华本草》 [附方]1.治跌打、咽喉痛:取茎叶半酒水煎服。2.解热,行血,治跌打:接骨铜(根及茎)75gm。水煎服。3.治跌打伤:接骨筒根及茎40~75gm。水煎服;或全草捣烂,酒炒后,趁热,推跌打骨折。4.药洗秘方专用:接骨筒(一般用茎及叶,稀用根及茎)、埔仑仔根,金钱薄荷等等,置米酒内,备用。推跌打,有行血之功。5.治跌打:竹兰、艾心各40gm,用酒炒后,推跌打伤处,并敷患处。6.行血,治跌打:竹兰茎及叶20gm,五加、自然铜、生地各8gm,当归尾、甘草各4gm,川七2gm。半酒水炖赤肉服。7.推跌打伤,有行血之功:接骨筒之茎及叶、臭川芎各40gm,共捣,如酒少许,外推患处。8.推打挫伤,消散:尖尾峰,外用,煎半酒水。9.推跌打:接骨筒、艾心、臭川芎、埔姜叶、蚶谷草、草泽兰各20gm。共捣,酒炒后,推跌打伤患处。10.治四肢神经痛:接骨筒、枫寄生、埔银、土菸头、钮仔茄又一条根各20gm方水煎服。11.治感冒:接骨筒(一名接骨草、尖尾峰)75gm。水煎服。12.治咳嗽:尖尾峰、大风草头及鸡屎藤各20gm。水煎服。13.治月经不调:尖尾峰、益母草、鸭舌广各40gm。牛酒水炖赤肉服。14.治经痛:接骨筒40gm。水煎服。 [附注]1.茎皮有催吐作用;叶为杀虫剂。《全国中草药汇编》2.此药在印度及东南亚亦用之,其主治为解热,催吐,治风湿、头痛、颜面神经麻痹。外用治湿疹、眼、耳诸病。 简然赞赏 人赞赏 北京最好白癜风医院在线咨询北京什么医院治疗白癜风比较好 |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caodoukou.com/zlyy/5269.html
- 上一篇文章: 游走寒山石径
- 下一篇文章: 诊余笔记行医思悟,传道授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