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家谈汗法临床应用与体会(二)

作者陈景河整理无名小子

导读

汗法,亦称解表法。在临床上是比较常用的一种治疗法则。运用汗法,一要发散,二要清气,三要通络。汗法适应于一切外感疾病,或伏邪淤着窍络从化为他病的,亦可根据“宣可决壅”的道理而用之,常可收一得之功。因为汗法能开发卫实,疏通腠理,若用于补虚、宣络、温经等药中,又能透发经隧筋骨之间的外邪凝滞之毒,从汗而解。

三、汗法要通络

邪客在卫、在气、在营者,都要在发散、清气的药中佐通络之品,在卫宜开发腠理,在气宜宣导气机,在营宜透邪外泄。因此,通络适宜多种疾病的治疗法则。

1.通络必通气

邪客肌表,首犯卫气,卫气病必波及肺气,而后陷入营血,都能影响气机不畅。卫气病,鬼门郁闭,气与水不得外泄,故利用汗法时,通络必通气,气通邪易排出。

常用药物如:橘络、丝瓜络、佛手、甘松等。橘络、丝瓜络皆能通经宣络行气,而橘络走气分,丝瓜络入水分,佛手清香而行气,性温和而舒郁,甘松开郁醒脾,舒畅气机,入经络而走体之内外,随诸表药选用少许,助气机通畅,推邪从汗排出。

2.通络必活血

邪客血脉,血脉凝泣,络脉受阻,血行迟滞,不活血瘀滞不去,不通络气门难开(此法亦适宜热性病后期,于大队养阴扶正药中,加少许生蒲黄或生茜草,易得透营转气之汗)。

常用药物如:当归、川芎、乳香、没药、红花、泽兰、益母草、姜黄等。当归补血养血,川芎活血行气,乳香、没药活血化瘀止痛,泽兰活血利水,姜黄外散风寒,内行气血。此通络活血药,对伏邪久滞经脉的多种慢性病,选入发汗药中二三味,起沉疴常获奇效。余曾治一老妪患头痛三十年之久,久治不效,靠服止痛片维持,投以川芎茶调散取汗,一剂大效,三剂而愈。但对新感之病,通络宜桂枝,因桂枝透达营卫,解肌而邪去矣。

3.通络必化瘀

通络必化瘀系指血瘀为患之人,瘀化而经络无阻滞之邪。

常用方药如:小续命汤、活络效灵丹二方合用,根据病情可加蜈蚣、乌梢蛇等,增强走窜通经之力,驱伏邪从汗排出体外。其他郁证,欲通经隧、宣气血、化痰结,他方治之不效者,偶用汗法司启闭之功,于临床不无裨益矣。

小结

汗法适宜表证,自不待言。唯用时,必须据病情施方遗药,不然问一表证患者,体实者,邪中之浅,不宜麻黄汤之大汗,防峻利而伤津液;体弱者,邪中之深,宜麻黄汗之,得峻利而疏导气机。同一表证,均是启玄府得汗而解,方药与剂量要切中病情。凡沉疴久治不效者,也有俟机待汗而解之时,因汗法,能疏通经隧,宣导气血,引隐匿之伏邪从汗而解。至于取大汗、小汗、微汗皆要根据病情而定。

读后反思

建议大家思考以下两个问题:

陈景河老先生讲“汗法要通络”,指出通气、活血、化瘀三法。通气、活血之法在常用的解表方中也有相关的药物,可以尝试串联一下,如苏叶、藿香等芳香行气化湿之品,如生地、赤芍等滋阴活血之物(针对热病后期),可以多作联想。

推荐阅读

李克绍汗法的临床运用

陈景河名家谈汗法临床应用与体会(一)

关于本文

本文来自年《中医杂志》第4期专家笔谈栏。

版权归相关权利人所有,如存在不当使用,请随时联系。

赞赏

长按向我转账

受苹果公司新规定影响,iOS版的赞赏功能被关闭,可通过转账支持。









































白典风医院怎么样
专治白癜风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zelane.com/zlyy/399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