端午节即将来临,今年的端午节定在6月10日,而此刻距离6月份的到来已经不远了,因此端午节也即将到来。

在端午节我国有许多传统风俗,除了人们熟悉的品尝粽子、举行龙舟比赛之外,还有一个十分重要的习俗,即刮艾草,在端午节这一天,每个家庭都会将艾草挂在自家的门或窗上。

每年的端午节,除了艾草外,还有一种植物同样重要,那就是古代家喻户晓的菖蒲,在过去的许多地方,端午节到来时,人们会在门口挂上菖蒲。

菖蒲是一种什么样的植物呢?为何要在端午节时将其悬挂在门上呢?今年的端午节一定要留意这个传统习俗!

一、菖蒲是怎样一种植物?

端午节时,家家户户都会在门口挂上艾草,这一传统习俗由来已久,不仅为节日增添了喜庆气氛,还蕴含着深厚的文化意义,然而如今很多人却已经忘记了这个习俗,了解它的人并不多。

泽兰,又称泥泽兰、野泽兰、臭泽兰、山泽兰、白泽兰、剑泽兰、大泽兰、藏泽兰、水泽兰等,是我国一种曾经遍布的植物,尤其是在长江流域及其南部地区都可以看到它的身影。

传闻菖蒲起源于中国的云南地区,属于石蒜科菖蒲属的多年生草本植物,这种植物的生长特点十分独特,根茎水平生长,略呈扁平状,外皮呈黄褐色,多肉质根,表面布满许多根须。

菖蒲的叶子是基生的,叶片形似大型的韭菜,呈剑状线状,中脉显著凸起,基部叶鞘套折,边缘带有膜质,叶形修长,呈青翠色,仿佛一把悬挂在水中的剑,给人一种清新脱俗的感觉。

此外菖蒲这类植物特别喜欢生长在潮湿的地方,通常生长在沼泽、小溪或水田旁边等湿润环境中,它们适应能力很强,既可以在水中茁壮成长,也可以在潮湿的土壤中茁壮成长。在过去,许多山间溪流中经常可以看到这种植物的身影。

二、端午为什么要挂菖蒲?

实际上在端午节悬挂菖蒲的习俗与刮艾草是相似的,在中国古代,早就有在端午节期间挂菖蒲的传统。

据历史记载:在端午节期间在门前挂菖蒲的传统风俗,在清朝时期尤为流行。

每到端午节人们都会把菖蒲(或艾叶捆绑在一起)悬挂在门口,象征着消灭邪恶、驱除疾病、祈求家人平安健康。

这是有其原因的,首先是因为菖蒲的外观非常独特,它的叶子形状类似于一把剑,给人一种锋利的感觉,在古代,剑被认为有辟邪的功效,因此在民间将菖蒲称为“水剑”,相信它具有驱邪避害、祛病除灾的神奇效果。

另外一个原因是,菖蒲还具有独特的芳香,不仅能使人感到清新爽朗,还可以驱赶蚊虫等,在端午节这个时候,蚊虫数量异常增多,它们不仅会打扰我们的生活,还可能传播疾病,而在端午节期间,人们会将菖蒲放置或插在门梁上,希望能够驱邪保佑,保护家庭平安。

这一传统风俗不仅在全国各地盛行,而且受到各个民族群众的喜爱,在端午节这一特殊日子,无论是汉族还是其他民族的人们,都会在家门口挂上菖蒲和艾叶等植物,祈求家庭和睦、平安幸福。

在端午节悬挂菖蒲时,一般会选用崭新的菖蒲和艾叶等植物,这些植物需保持干燥、无虫害、无霉变等状态,以确保其具备良好的辟邪避害功效。

在悬挂的方式上,人们可以选择独立悬挂菖蒲,也可以与其他植物如艾叶等一同悬挂,若选择独立悬挂菖蒲,可以将其挂在门楣上或窗户旁等显眼的地方。

如果选择与其他植物一同悬挂,可以将它们捆绑在一起或编织成花环等形式进行悬挂。

此外在挂装置时还需留意以下几个方面:

菖蒲等植物应该被放置在人们容易注意到的地方,比如门口、窗户旁等位置。适中的高度不仅方便观赏,还能更有效地发挥其辟邪避害的功效。

在挂装饰物时,不要过分在意数量的多少,而是应根据实际情况和墙壁或窗户旁的空间大小等因素来确定挂的数量,通常来讲挂一束或几束就足够了。

值得注意的是菖蒲这种植物,不仅具有观赏价值,而且被古代文人墨客青睐,他们经常将其种植在庭院和书桌旁等地方,此外菖蒲还被认为是一种宝贵的植物。

在端午节期间,除了传统的悬挂菖蒲之外,还有喝菖蒲酒、携带装有菖蒲的香囊等习俗,旨在增强体魄、驱除害虫、避免疫病、预防疾病。

菖蒲具有药用价值,不仅是一种天然的“绿色农药”,还是传统中药材的重要组成部分,在《纲目》等医学经典著作中都有相关记载。

端午节悬挂艾草,是中国传统节日文化中的一个重要传统,它不仅具有驱邪避害、祛病除灾的神奇作用,还象征着人们对家庭和睦、平安吉祥的美好祝愿。

在你的故乡,端午节是否有悬挂菖蒲的传统呢?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zelane.com/zlyy/1543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