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学术年会

为进一步助推我校教育教学改革,总结和美课堂教学改革成果,贯彻“锻炼队伍、协同合作、深入探究、共享成果”的教改精神,落实“骨干引领、实践探究、自觉反思、共同发展”的教研理念。以“学术立教、科研兴校”为主题,通过开展新课程新教材培训、和美课堂教学竞赛、课例研修活动、小初高衔接教研、校本课题研究、优秀教科研成果评比等系列活动充分展示了我校教师的新风采、促进学校内涵式发展、提升教育质量。于1月10日举办了年学术年会暨新课程新教材实施研讨会。我校全校教职员工、大理大学附属泸水市第一中学、泸水市新时代中学教师代表也应邀出席了本次年会。

01

黄书德副校长致开幕词

黄副校长期待,以举办学术年会为契机,寻找学术灵感、探究学术真谛、激荡学术思想、活跃学术氛围,激励老师们以更加饱满的热情积极投入科研工作。他强调,只有通过扎实的深度研究和细致研究,才能不断产出丰硕的研究成果服务于教育教学实际,助力学生全面发展,实现学校的跨越式发展。

02

王永生校长进行主旨报告

王校长作了题为《学术性中学建设:让怒江州民中的校园里弥漫着学术的气息》主旨报告。他提出“学术性高中”是新时代学校高质量发展的新主题,基于这一时代背景,让学术的气息弥漫校园即是当下学校变革的愿景。更进一步谈及学校变革的探索——从管理走向治理:以学术领导力激发学校办学活力,重构学校教育生态;以学术力量推动学校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价值驱动;以学术文化促进学校内涵发展。最后,王校长结合我校当前三次新课程改革的实际,提出“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的创新变革理念,进一步指出只有不断进步、不断提升才能适应教育教学大方向。

03

学术成果交流

主题一:王晓真老师《论文写作与反思》

“论文难吗?”一句直击人心的灵魂拷问,引发了老师们的思考,到底如何进行论文写作呢?王老师结合亲身研究成果从论文选题、查找整理资料、结构提纲的编写、反思等几方面拨开了云雾。

主题二:张建老师《高中学历案设计思考——以历史学科为例》张老师以历史学科为例,从学历案设计依据、设计成果、心得体会三个方面展开交流。其中,历史组推陈出新,运用大单元及层级差异设计满足学生个性化需求的探究活动,为指导学生深度学习与合作探究搭建平台,并用强调用思维导图的方式来引导学生进行高效的反思,取得了显著的成效。主题三:李慧敏老师《课例研究路径探索与实践》

李老师谈到:“教师能够分析课堂,相互之间进行启发,通过团队合作改进课堂,形成教学范式,可以说课例研究教会了我怎样教学。”她指出课例研究可以促使我们对一些关键的问题以一种有深远意义的方式深入思考,特别是换位的思考和合作交流过程的碰撞与相互启迪。同时,课例研究为教师的自我批判反思提供了空间平台。在批判与反思中,教师可以分享同伴的智慧和经验,它既是一种经验,也是一种课程,还是教师教学成长的手段。

主题四:熊建伟老师《竞赛中成长》

熊老师从竞赛过程、竞赛心得两个方面分享了州级讲课比赛的收获。其中,竞赛过程中的授课阶段简明地呈现了精彩的课堂导入、课程讲解与课堂总结的课堂环节。最后,再从深度备课、课堂安排与互动方式等方面总结了课赛经验。

主题五:张耀明老师《校本课程开发—时评写作》

张老师从课标要求、学生作文现状的分析、时评自身价值必然挖掘和两次授课分享的角度展开阐述。最后,张老师将时评写作课的收获和益处总结为:青年当有国家情怀、时评教学促进语文素养提升,总结性地概括了时评写作这一校本课程的开展的意义和重要性。

主题六:赵东华老师《研学旅途,学在路上》

赵老师从研学旅行的含义、需要做什么、遇到的困难、收获和做研学旅途的原因五个方面进行了分享。我校的地理教师团队克服了很多困难,进行了目标设定、准备工作、实施活动、写作和参赛的一系列活动,圆满完成了高黎贡山怒江州泸水段紫茎泽兰入侵研学之旅,并斩获了全国研学课程设计大赛二等奖。最后赵老师从收获角度分享了实施经验。

主题七:王钰老师《以学历案为载体的

高中生物深度学习教学实践研究》

王老师从课题研究进展、已取得的阶段性成果,存在的问题和解决方法、收获和反思四个方面进行分享,并对学历案中成熟板块进行了分享。

04

教科研成果表彰

李雪鹏老师代表学校宣读表彰文件,指出-学年度,我校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切实加强教研引领教学的工作,持续推进基于“双新”“双减”背景下和美课堂系列改进项目,积极参加各级各类教科研活动,涌现出一大批先进集体和优秀个人。为了鼓励先进,树立典型,学校决定对先进集体和优秀个人进行表彰。

优秀学历案奖

优秀论文奖

优秀课例研究报告奖

研究性学习优秀指导教师奖

和美课堂优秀竞赛奖

州级课赛优秀指导教师奖

奥赛优秀指导教师奖

05

何林副校长总结发言

张副校长对本次学术年会的召开给予了极高的肯定,以“道阻且长,行则将至;行而不辍,未来可期”的金句发出号召,强调要秉承学校“承天地之气,育和美人生”的教育信仰,深化革新前行方式、学校发展模式、教育科研方式,让学术气息弥漫学校,共创和美学术校园!

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教育大计,教师为本;好的老师是学校的光荣、民族的希望。先进集体和优秀教师所取得的教科研成果,凝聚着我校坚持立德树人的教育理念,显示出我校以“和美”文化为核心的教育教学改革已经取得新的成效,体现了教师团队坚守育人、不断进取的匠心精神。对先进集体和优秀教师的表彰,为我校全体教职工树立了榜样,在校园内营造了学先进、赶先进、创先进的良好氛围,激励校教职工秉持初心、勇担使命,持续书写育人新篇章。

图文

融媒体中心

初审

李雪鹏

终审

张何林

签发

王永生

推送

王晓萍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zelane.com/zlyy/1404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