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个星期三上午考写作的时候,我觉得右眼很不舒服,有异物感和轻微的疼痛。我想一定是这一阵眼睛太疲劳的缘故。那是一个考试周,星期一考阅读,星期二考听力,星期三考写作,口语在前一周已经考过了。这次写作内容老师给了一个大的范围,就是写移民的好处和坏处。但到底是写“emigrants”还是“immigrants",是站在"hostcountries"的立场写还是站在"countriesoforigin"不告诉(从本国的角度上看,出来都是emigrants,但站在进入国的角度看便是immigrants,本国是countriesoforigin,而进入国是hostcountries)。老师发了5份学术论文和调查报告让我们读,我戴着个老花镜把这五篇学术论文和调查报告啃完,能不疲劳么?

不料下午眼眶开始疼痛,连带着右边半个脑袋也疼痛。一夜没怎么睡觉,第二天跟儿子说约家庭医生吧,要是继续疼,必须看医生了。儿子马上跟家庭医生诊所打电话,看医生的时间定在第二天下午5:15。我当时还心想要是明天不那么痛了,就取消约会。孩子们都很忙,不想麻烦他们。但是我可没那么好命,第二天疼痛更厉害了,是那种持续的钝痛,但每隔几秒,便会突发几下一撅一撅的更剧烈的疼痛,好像有人在你脑袋里掘地三尺式一样。而且发烧还呕吐了。。。

在我印象中,我已经有十几年没长过病,更没有发烧呕吐过。病痛对我来说是一种非常陌生的感觉。我对自己唯一满意的地方就是“健康”。来新西兰几次,前前后后加起来也有四五年的长度了,我从来没看过医生,尽管也在家庭医生诊所注册了。好吧,那就亲身体验一下新西兰的公共医疗系统吧。

这就是我们去的WendsorMedicalClinic(温瑟诊所)

这是我的家庭医生林博士,张嘴一说话就知道是台湾人,毕业于南澳大利亚阿德莱德大学。他的照片及资料在诊所网站可以查到,这是为了让公众找到自己喜欢的医生。他先进行了一般性询问,一边问一边在电脑上打字,我猜在给我建档,这份个人医疗档案全国通用,无论走到哪个城市,当地的医疗机构都可根据这份档案为我看病。然后做各种检查(省略)。最后他说:现在看你是典型的偏头痛,我给你开些止痛药。但是如果你突然头痛加剧,一定要赶紧去看急诊;第二,如果你脸部起了红疹,立刻去急诊。我看你这是第一次来看病,没验过血和尿,所以这一次顺带查一下血和尿,做个全面体检好存档。后来回想起来,这台湾小哥还真挺靠谱,他已经怀疑我得了某种病,但是因为典型症状没出现,所以没确诊。但是从他的医嘱看,都是有针对性的。而且他开的眼药膏不是抗菌的而是激素类眼药膏。

医院的候诊室

等我们出来的时候,已经是晚上六点了。抽血的地方竟然关门了!在新西兰,这些医疗机构都是按点下班的,若有什么急症可去急诊。新西兰的医院都有自己的化验室药房,但如果没住院,是通过家庭医生看病,那么,看病,化验,拿药,都是各自独立的机构,各行其责,互不干涉,就是以前咱们老说的“医药分家”。结果我们只好星期六早上再去一次。想到老公那么粗的血管曾被攮三回才抽出血,我胳膊上血管比他细多了,心里做好了“纳鞋底”的思想准备。给我抽血的是个东南亚女孩,一针见血,可见,新西兰护士抽血技术没那么不堪,只是老公命不太好。

前台服务处,病人来到诊所先到这里填表,相当于咱的挂号。。。

星期六一天头痛眼痛发烧呕吐,痛的站也不是坐也不是。晚上根本躺不下,只能背靠墙坐在黑暗中。最重要的是我的右额头上起了一片小米粒大小的疙瘩,虽然不红,但确实是起了疹子。第二天一看,哎玛,额头上的小米粒有的已经变成黄豆大的水泡了,一切都如林博士说的一样。儿子决定第二天带我去看急诊。

第二天我们来到了这个急诊。很令人惊讶:意外的安静。一点儿也没有我想象的那种剑拔弩张的紧张气氛。我们坐下来候诊,看了看周围的人都不是有紧急状况的样子。我问儿子,这里怎么一点儿也不像急诊室?儿子说:这里是二级急诊。你说的那些车祸,意外,心肌梗死等需立刻抢救的都往一级急诊送。这里呢,大多数病人是因为家庭医生诊所周末休息不上班,他们要是有什么不舒服就到这里看病,不用预约,但需要候诊。等多久要取决于病人多少。不过还好,我们也没等多久就有护士叫我们了。

前台服务的护士。。。

这里说一点个人的真切感受:那就是新西兰的医生护士态度可是真好,他们笑容可掬,亲切而有礼貌,叫到每一个病人,都先问好,然后是以星级酒店服务员式的笑容和姿势把你领进诊室的。他们问你问题的时候,明亮的眼睛注视着你,里面有关切,态度和蔼,笑容温暖,这跟国内的医生护士对病人的态度差别简直是天壤之别。这可能是因为国内医生工作强度大,很难保持这种态度吧?

护士问诊结束后就带我们去见医生。这次是一个五十多岁,满头白发,英俊,风度翩翩,很有气质的医生。他听完我们的陈述后做了检查,最后说因为我的眼睛肿的非常厉害,他认为我应该去看一下专科医生,弄清楚眼睛为什么肿的如此厉害,因为一般说来,疱疹不会让眼睛肿成这样。是否有了并发症。他只给换了一个眼药膏,是抗生素类的,没开别的药。

一夜痛苦难挨。第二天起来,右眼肿的完全睁不开了,额头上布满了黄豆大小的水泡。儿媳一看说:肯定是带状疱疹。带状疱疹可以长在身体的任何一个部位上。我刚才上网查了一下,你这病的发病过程跟带状疱疹一模一样。亲家也发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zelane.com/zlyy/1297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