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人如何用香
早期白癜风有什么症状 http://m.39.net/baidianfeng/a_4595318.html 香,一种气味,一种令人愉悦的气味,“非烟,非火,非空”。在诸多史料中,都有用香、品香、制香的记载。上至达官贵族,下至平民百姓,或焚烧,或装饰,或敬天,或静心,香是古人生活的一部分。那古人是怎么用香的呢? 图:海南沉香壳子线香 参考《香乘》等古籍,古人用香可以分为以下几个类别。 伴读。如”唐宣宗每得大臣章奏,必盥手焚香,然后读之“(《本传》)”(梅学士询)性喜焚香。其在官所,每晨起,将视事,必焚香两炉以公服罩之,撮其袖以出,坐定撒开两袖,郁然满室浓香“(《归田录》),“岑之敬淳谨有孝行,五岁读《孝经》,必焚香正坐”(《南史》)。 图:书房一角 用于建筑、装饰。有用香木来建亭筑阁,如“唐明皇君臣多有用沉檀脑麝为亭阁”,“唐明皇与杨贵妃于沉香亭赏木芍药”(《天宝遗事》),“杨素东都起宅,穷极奢巧,中起沉香堂”(《隋书》),“杨国忠用沉香为阁,檀香为栏,以降香乳香筛土和为泥饰”(《天宝遗事》)。有用沉香来装饰房屋。如“隋开皇十五年,黔州刺史田宗造大殿一十三间,以沉香贴遍”(《三宝感通录》),“唐宗楚客造一宅新成,皆是文柏为,沉香和红粉以泥壁,开门则香气逐勃。太平公主就其宅看,叹曰:‘观其行坐处,我等皆虚生浪死。’”(《朝野金载》),“高丽舶主王大世选沉水香近千斤,叠为旖旎山,象衡岳七十二峰。钱俶许黄金五百两,不售。”(《清异录》) 宗教、信仰。“马希范构九龙殿,以沉香为八龙,各长百尺,抱柱相向,作趋捧势,希范坐其间,自谓一龙也。幞头脚长丈余,以象龙角。凌晨将坐,先使人焚香于龙腹中,烟气郁然而出若口吐然。近古以来诸侯王奢僭未有如此之盛也。”(《续世说》),“赵清献公平生日所为事,夜必焚香告天。其不敢告者,不敢为也”。(《言行录》),“丁晋公临终前半月已不食,但焚香危坐,默诵佛经以沉香煎汤,时时呷少许,神识不乱,正衣冠,奄然化去”(《东轩笔录》) 图:可用于雕刻的大块奇楠原料 焚烧取香。如“隋炀帝毎至除夜殿前诸院设火山数十,尽沉香木根也。每一山焚沉香数车,以甲煎沃之,焰起数丈,香闻数十里。一夜之中用沉香二百余乘,甲煎二百余石,房中不燃膏火,悬宝珠一百二十以照之,光比白日”(《杜阳杂编》)。 图:用于加热取香的奇楠刀削薄片 助性。如“石季伦屑沉水之香如尘末,布象床上,使所爱之姬践”(《拾遗记》)。 食用或医用。“以真香一子置枕中,可绝恶梦”(《本草纲目》),“隋仁寿间,筹禅师常在内供养,造五香饮。第一沉香饮,次檀香饮,次泽兰香饮,次丁香饮,次甘松香饮,皆有别法,以香为主”(《大业杂记》)。 礼品。“高丽使慕倪云林高洁,屡叩不一见,惟示云林堂。使惊异,向上礼拜,留沉香十斤为供,叹息而去”(《云林遗事》)。 图:线香套装 熏衣。如“周光禄诸妓掠鬓用郁金油,傳面用龙消粉,衣以沉香水,月终人赏金凤皇一只”(《传芳略记》),“清献好焚香,尤喜衣,所取既去,辄数日香不灭。尝置笼设熏炉,其下不绝烟,多解衣投其上。公既清端,妙解禅理,宜其熏习如此也”(《淑清录》)。 当然,以上的记载不可全信。沉香一般较小,用来做柱字、做亭阁,或点香见异象、羽化飞仙,未免夸张,猜测所用的,不是沉香,而是沉香木。在粤西地区,一些老瓦房用沉香木做屋梁。香气氤氲,烟雾缭绕,古人借助不寻常的情景,表达自己的诚与真,和自己、也和上天沟通,以此追求一种不可言传的境界。夸张的记载,是作者对顶层生活的想象,也可知沉香在顶层社会使用的普遍。如今,沉香广泛种植,大量出产,旧时的王谢亭中香,已经散入寻常百姓家。 图:沉香一般较小 现在,香室在中国渐渐地多了起来,品香不再是一个“罕见”的字眼。海南、茂名、东莞、莆田都已经形成大规模的香市,产品也从原始的材料发展为初级加工的线香、高级加工的精油,香使用的情景,也从宗教到品茶、阅读、冥想。虽然现实的品香过于仿古,未来的发展方向也不明确,但香进入日常生活,是一个趋势。日本已有香道,台湾对香的使用也有自己的思考的传承。我想,中国香道的发展,既不能泥古不化,也不应一味抄袭,应该让香自然而然地进入生活,成为生活的乐趣。 下一期,我们将探讨如何评价主观性极强的香的品质。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zelane.com/zlyy/12468.html
- 上一篇文章: 远方bull夜读北京一群蚂蚁
- 下一篇文章: 远方bull夜读山东南风吹,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