附录5中药制剂第八章质量管理制
白癜风医院挂号 https://wapjbk.39.net/yiyuanfengcai/ys_bjzkbdfyy/2840/ 第八章质量管理 第三十三条:中药材和中药饮片的质量应当符合国家药品标准及省(自治区、直辖市)中药材标准和中药炮制规范,并在现有技术条件下,根据对中药制剂质量的影响程度,在相关的质量标准中增加必要的质量控制项目。 1.条款解读 1.1中药材应符合现行《中国药典》或地方药材标准。 1.2中药饮片炮制应符合现行《中国药典》、《地方中药炮制规范》、《地方中药材标准》。 2.检查要点 2.1企业是否根据产品质量控制需求建立中药材、中药饮片内控标准,内控标准应高于法定标准。 2.2如中药制剂生产企业购进中药材自行加工成中药饮片投料使用,如果采用洗涤、浸润、切制、干燥处理的中药饮片需要按照药材标准中的性状(因已切片,允许有偏离)、鉴别进行检验,但是其中的成分在水洗、切片、干燥过程中可能损失,其含量项不宜以中药材的含量测定、检查、浸出物等检验指标应用于中药饮片,企业可以根据制剂质量控制情况设定相应的内控标准;经过炮制的,不能按药材标准作为饮片的检验依据,应以现行《中国药典》、《地方中药炮制规范》、《地方中药材标准》中关于该炮制品的质量标准为依据结合产品质量控制特性建立内控标准,参见第四十三条。 3.风险点 所使用中药材或饮片非法定或地方标准,且未备案,可能造成处方失效或产品不符合注册要求。 4.典型案例及分析 现场检查,企业未建立中药饮片内控质量标准。 第三十四条:中药材和中药饮片的质量控制项目应当至少包括: (一)鉴别; (二)中药材和中药饮片中所含有关成分的定性或定量指标; (三)已粉碎生药的粒度检查; (四)直接入药的中药粉末入药前的微生物限度检查; (五)外购的中药饮片可增加相应原药材的检验项目; (六)国家药品标准及省(自治区、直楼市)中药材标准和中药饮片炮制规范中包含的其他检验项目。 1.条款解读 1.1外购中药饮片的,是否制定科学、合理的中药饮片内控标准;首先应符合药材炮制项下规定质控指标,该依据内容应满足第(一)、(二)项要求,可根据需要满足第(五)项要求,如木香、龙胆、炒山楂、焦山楂、川牛膝、黄苓片、酒黄苓等。 1.2外购中药饮片仅经切制(包括水洗、润透切片、干燥过程)而未经炮制的饮片建议按照药材标准中的性状(因已切片,允许有偏离)、鉴别进行检验。不宜把药材中含量测定、浸出物、检查,等指标应用于饮片。 2.检查要点 2.1是否制定中药材、中药饮片质量控制标准。 2.2是否对直接入药的药粉控制微生物限度。 2.3用于提取的生药粗粉是否控制粉碎粒度。 3.风险点 购进中药材或饮片未经质量控制,直接投料,可能造成所投料的产品质量技术要求不符合标准的风险。 4.典型案例及分析 直接入药的中药原粉入药前未进行微生物限度检查,直接入药中药粉接收标准中未规定进行微生物限度检查,未对灭菌后中药粉的包装形式、贮存条件、贮存时限进行规定。 第三十五条:中药提取、精制过程中使用有机溶剂的,如溶剂对产品质量和安全性有不利影响时,应当在中药提取物和中药制剂的质量标准中增加残留溶剂限度。 1.条款解读 对提取、精制过程中有机溶剂残留提出要求。 2.检查要点 2.1企业是否根据提取所使用溶剂的类别,残留量对健康的影响程度,确定是否需要在中药提取物和中药制剂质量标准中增加溶剂残留限度检测项目。 2.2残留溶剂检测方法是否经过验证。 3.风险点 未进行有机溶剂对产品质量和安全性不利影响评估,可能造成有机溶剂对使用者伤害风险。 4.典型案例及分析 无 第三十六条:应当对回收溶剂制定与其预定用途相适应的质量标准 1.条款解读 对回收溶剂要制定与预定用途相适应的质量标准。 2.检查要点 2.1企业是否针对回收溶剂建立质量标准; 2.2质量标准不得低于溶剂法定标准。 3.风险点 回收溶剂无质量标准,造成回收后溶剂不符合投料要求的风险。 4.典型案例及分析 无 第三十七条:应当建立生产所用中药材和中药饮片的标本,如原植(动、矿)物,中药材使用部位、经批准的替代品、伪品等标本。 1.条款解读 中药材、中药饮片的标本管理要求。 2.检查要点 2.1企业收集标本是否涵盖所有生产品种涉及的中药材和中药饮片; 2.2是否包含一定数量的伪品; 2.3中药材、中药饮片验收入库操作规程中是否要求对照标本对药材、饮片性状进行核对。 2.4是否建立标本管理规程。 2.5是否有标本台账及标本维护更换记录。 3.风险点 所建立标本样品与标识物不一致,造成标本无可操作性和可比对性的风险。 4.典型案例及分析 4.1现场检查,有标本,但标本的种属来源不明确。 4.2未收集伪品标本。 第三十八条:对使用的每种中药材和中药饮片应当根据其特性和贮存条件,规定贮存期限和复验期。 1.条款解读 1.1药品的有效期:是指药品在规定的贮藏条件下质量能够符合规定要求的期限。 1.2药品的复验期:原辅料、包装材料贮存一定时间后,为确保其适用于预定用途,由企业确定的需要重新检验的日期。 1.3有效期、复验期通常通过稳定性考察数据确定;复验期主要从原料药的贮存过程中引入,对于普通原料药ICHQ7a规定建立复验期,不强调有效期,但是对于生化制品或部分抗生素类产品,由于其通常不稳定,应使用有效期。超出有效期不能再使用。因为我国原料药均设有有效期,所以对于开封易发生变化或暂无有效期的物料应设立复验期和有效期,如中药材、中药饮片。 1.4对于实施文号管理的中药材、中药饮片,按照标签标明有效期执行,对于已开封使用的易挥发物料(如:冰片),贮存期限应根据现包装状态下稳定性考察结果确差复验期。对于未实施文号管理的中药材、中药饮片,如何确定其储存期、复验期?由于中药材、中药饮片质量标准正逐渐完善,受包装材质及贮存条件影响,净药材、切制片,炙品多样,成分多样,单独从考察指标性成分下降确定贮存期、复验期并不全面,建议以稳定性考察(性状、含量、浸出物等指标为依据)、药用部位、化学成分(淀粉、蛋白质、挥发油等)、质地及其他因素(用量.特殊管理)等为参考依据确定贮存期。 1.5建议对含芳香、易挥发成分的饮片,如薄荷、荆芥、泽兰、当归、徐长卿、细辛等;对于易变色的如菊花、金银花等有色花类及桑叶、大青叶等叶类和墨旱莲、紫花地丁、穿心莲等草类;对易走油变质的饮片,如枸杞子、柏子仁、桃仁、杏仁、郁李仁、天冬、乌梢蛇等;对于易虫蛀的饮片如党参、百部、商陆、胖大海、香槌子、茵陈、芡实等这几类饮片一般按照一年贮存,且应在阴凉条件下存放。 1.6建议对款冬花、蒲黄等花类;对肉苁蓉、桑白皮等皮类,全草类,对凤凰衣、蝉蜕、蛤蚧、蜈蚣、全蝎、大鳖虫等动物类;对茯苓、天神曲等菌类及其他类等贮存期可定为两年。 1.7建议对于特殊管理的药材、饮片,如人参、西洋参、冬虫夏草,三七、血竭等,贮存期可定为3年。 1.8建议对矿物类、化石类、贝壳类饮片如石膏、龙骨、龙齿、阳起石、磁石、代赭石、牡蛎、羚羊角等贮存期可定为4年。 2.检查要点 2.1是否拟定药材、饮片贮存期,并在相应贮存条件下进行考察; 2.2是否易挥发物料在贮存期内建立复验期。 2.3请注意,对中药材、中药饮片贮存期的确定,应充分考虑各企业的仓储条件。 3.风险点 所有中药材或饮片贮存期及复验期一致,无区分,可能造成物料贮存变质的风险。 4.典型案例及分析 4.1未对中药材和中药饮片制定贮存期限和复验期,对于易挥发、变质的中药材、中药饮片,如冰片、当归、薄荷等未建立贮存期和复验期。 4.2中药材及饮片建立了贮存期和复验期,但复验期到期未进行复验,继续使用。 第三十九条:应当根据中药材,中药饮片、中药提取物、中间产品的特性和包装方式以及稳定性考察结果,确定其贮存条件和贮存期限。 1.条款解读 提出储存条件和储存期限的要求。 2.检查要点 2.1是否按照现行《中国药典》要求条件贮存。. 2.2是否依据长期考察结果确定贮存条件、贮存期眼。 3.风险点 贮存条件不符合规定会直接影响贮存物品的质量稳定性。 4.典型案例及分析 有稳定性考察相关数据,但考察结果分析与规定贮存期限不一致。 第四十条:每批中药材或中药饮片应当留样,留样量至少能满足鉴别的需要,留样时间应当有规定;用于中药注射剂的中药材或中药饮片的留样,应当保存至使用该批中药材或中药饮片生产的最后一批制剂产品放行后一年。 1.条款解读 规定中药材及饮片留样要求 2.检查要点 2.1是否建立留样观察管理规程及留样记录。 2.2是否对中药材和饮片均进行留样。 2.3留样量是否满足鉴别需求,查留样记录; 2.4留样是否包括所有生产品种批次,查留样记录和生产台账。 2.5是否对留样时限做出规定,是否到期处理留样,查留样记录和处理记录。 3.风险点 无 4.典型案例及分析 现场检查留样品与生产台账和销售台账中所有批次品种,有的批次或品种留样不全。 第四十一条:中药材和中药饮片贮存期间各种养护操作应当有记录。 1.条款解读 中药材、中药饮片养护技术包括干燥养护,常用的干燥方法如摊晾法、高温烘燥法、石灰干燥法、翻垛通风法、密封吸湿法等;贵重的中药可采用冷藏法;化学药剂养护法,釆用的化学药剂应対人体无害、效力高、价格低廉的方法如氨水熏蒸法、醋酸钠喷洒法等;对抗养护技术,如泽泻、山药与丹皮同贮防虫保色,藏红花防冬虫夏草生虫等。 2.检查要点 2.1是否建立中药材和中药饮片养护操作规程及养护记录。 2.2是否制定养护计划并遵照实施。 2.3现场是否发现中药材、中药饮片养护不到位的情况,如药材发生虫蛀、药材发霉等情况。 2.4是否有相应养护设施、设备、用品。 3.风险点 3.1无养护室,造成物料无养护场所,不能保证物料贮存过程中的安全。 3.2委托养护协议过期失效,不具备委托养护能力,易造成在库物料在出现需养护情况时无养护的风险,易造成在库物料的质量发生变质的风险。 4.典型案例及分析 4.1现场检查无中药材养护记录。 4.2养护记录周期与管理规定不一致。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zelane.com/zlyy/12342.html
- 上一篇文章: 这个夏天,赴一场与中医药的约会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