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9月30清晨,55岁的童某起床后在刷牙过程中突然出现左侧手脚乏力,站立不稳,幸好家人在旁发现后扶稳,正当家人想问他怎么回事时,发现童某神志开始模糊,已经无法对答了,家属意识到很可能发生中风了!立即拨打医院。医院经验丰富的急诊医生接诊后,马上识别出童某是急性脑卒中,立即启动卒中绿色通道,即刻完善头颅CT后争分夺秒地转至神经内科。神经内科当班医生周海强已从急诊科电话中提前获知童某的大致发病情况,并在PACS系统查看了童某刚刚做的头颅CT图像,确认了童某为急性脑梗死,并做好了溶栓及取栓准备。童某到达神经内科监护病房后,迅速查体,患者发病约2小时,现神志昏迷,呼吸不平稳,双眼凝视,双侧瞳孔不等,病情危重。神经内科主任郑书恭第一时间查看患者,与患者家属沟通病情并取得同意后,立即给予进行静脉溶栓治疗。在密切观察情变化的同时联系转入ICU,经过积极治疗后,童某病情转危为安,溶栓药使用完毕,患者神志已恢复清醒,左侧肢体已经能平稳上抬,经规范治疗及细心护理,次日患者精神良好,对答流利准确。随后转回神经内科继续予卒中二级预防治疗,同时,神经介入团队为童某行全脑血管造影(DSA)检查,造影并未见存在颅内大血管严重狭窄或闭塞,可见当时及时的静脉溶栓为患者打通了生命通道。在医患双方的积极配合下,经过医院多学科紧密有序的联合治疗后,童某于年10月13日健康出院,童某及其家属由衷的感谢医院神经内科郑书恭主任及全体医护人员,并送上锦旗以表谢意。医院脑病科主任张迎光教授提醒大家:脑卒中是人类健康的头号杀手,它以高发病率、高死亡率、高致残率严重危及人民的健康,给个人、家庭、社会带来沉重的负担。急性脑梗死患者在发病4.5小时内使用药物静脉溶栓能有效改善预后,24小时内进行神经介入动脉取栓则为脑梗死患者的生命通道提供了更加强有力的保障。目前,医院神经内科已经具备从静脉溶栓到急诊介入取栓、支架血管成形术,从早期抢救到后期康复的完整救治体系及能力,为大朗及周边地区卒中患者带来福音。当患者出现肢体无力、嘴角歪斜、言语不清等这些信号时,提示有脑梗死的可能,应争分夺秒到有溶栓医院就诊,尽可能减少在家停留时间及转院时间,防止错过治疗的黄金期。

来源:东莞市医院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zelane.com/zlyy/1212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