泽兰,见过吗产科圣药,通肝脾之血,产前后
泽兰 来源产地《本草经集注》陶弘景 生汝南诸大泽傍,三月三日采,阴干。 今处处有,多生下湿地。叶微香,可煎油,或生泽傍,故名泽兰,亦名都梁香,可作浴汤。人家多种之,而叶小异。今山中又有一种甚相似,茎方,叶小强,不甚香。既云泽兰,又生泽傍,故山中者为非,而药家乃采用之。 《中药大辞典》 为唇形科植物地瓜儿苗的茎叶。夏、秋间茎叶茂盛时,割取全草,去净泥沙,晒干。 生于山野的低洼地或溪流沿岸的灌木丛及草丛中。分布黑龙江、吉林、辽宁、河北、陕西、贵州、云南、四川等地。全国大部地区均产。 性味功效《神农本草经》 味苦,微温。主乳妇内,中风余疾,大腹水肿,身面四肢浮肿,骨节中水,金创痈肿创脓。 《本草经集注》陶弘景 味苦、甘,微温,无毒。主治乳妇内衄,中风余疾,大腹水肿,身、面、四肢浮肿,骨节中水,金疮,痈肿疮脓。产后金疮内塞。 《雷公炮制药性解》李中梓 味苦,性微温,无毒,入小肠经。通肝脾之血,产前后百病皆治,通九窍,利关脉。又主头风目痛,鼻红吐血。治痈排脓。 泽兰能通利小肠,则肝脾无壅阏之患,故能通关窍以理血脉也。行血而无推荡之患,养血而无腻滞之虞,所以为产科圣药。凡痈疮皆因血热,故亦治之。 《玉楸药解》黄元御 味苦,微温,入足厥阴肝经。通经活血,破滞磨坚,胎产俱良,瘕癥颇善,止腰腹疼痛,消痈疽热肿,跌打吐衄能瘳。 泽兰辛温香散,行血破瘀,通脉安胎,一切痈疽癥瘕、金疮扑打、吐衄诸证皆医。而气味和平,不伤迅利,行经化结之良品也。 归经《雷公炮制药性解》 归小肠经 《玉楸药解》 归肝经 别名小泽兰 《神农本草经》 虎兰、龙枣 《本草经集注》 虎蒲 《中药学》凌一揆主编泽兰(《本经》) 苦、辛,微温。归肝、脾经。 活血祛瘀,行水消肿。 1.用于血滞经闭、经行腹痛、月经不调、腹中包块、产后瘀滞腹痛等证。泽兰辛散温通,不寒不燥,性较温和,行而不峻,能舒肝气而通经脉,具有祛瘀散结而不伤正气的特点,故凡血脉瘀滞,经行不利,乃是常用之品。用治上述妇科诸证,常与当归、丹参、芍药、香附等配用。 .用于跌打伤痛,胸胁疼痛,以及痈肿等证。本品有祛瘀散滞之功。用治损伤疼血肿痛,可与当归、川芎、红花、桃仁等配伍;用于胸胁痛,可与丹参、郁金、白蒺藜等合用;用治疮痈肿块未消,常配当归、银花、甘草等品同用。 3.用于产后小便不利,身面浮肿。泽兰通利经脉之功较佳,而行水消肿之力则较弱。常与防己配伍以消水肿。 10?15g 陈士铎《本草新编》泽兰,味苦、甘,曰辛误,气微温,无毒。入肝、脾二经。理胎产,消身面、四肢浮肿,破宿血,去症瘕,行瘀血,疗扑损,散头风目痛,逐痈肿疮脓,长肉生肌,利关开窍。此系女科佳品,然亦佐使之药也。《本草》称其能治百病,未考为训也。 或问泽兰每每用之妇人,而不用于男子,岂亦有说乎?夫男女之病,本无分别,而药味又何须分别。惟是女子善怀,一不得志,而闺中怨忧无以解其郁,郁无聊之气,而经血不行,行经作痛,千般怪病,后此生焉。泽兰气味和平,又善于解郁,尤宜于妇人,故为妇科妙药,非单宜妇人,而不宜于男子也。 地笋为唇形科植物地瓜儿苗的根茎。别名泽兰根、地瓜儿、地瓜、地蚕子、地笋子、地藕、野三七、水三七、旱藕 甘辛,温,无毒。活血,益气,消水。治吐血,衄血,产后腹痛,带下。 内服:煎汤,4-9g;或浸酒。外用:适量,捣敷;或浸酒涂。 太极本草
|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zelane.com/zlxz/8899.html
- 上一篇文章: 互助这些常见的花花草草,你能叫出多少名儿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