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经迟迟不来,看中药如何调理
月经如果延迟,首先应考虑是否妊娠;在排除妊娠后,如果连续两个月或两个月以上,出现月经周期推迟一周以上,甚至3-5个月的,基本就可以确诊为月经后期。 在以前,月经后期以寒证虚证为主。但因现代人生活条件变好,饮食过剩,又往往缺乏运动,工作生活压力普遍偏大,故气郁证与痰湿证反而偏多。 气郁证 气郁证最特征性的表现为——情志不畅,精神抑郁,胸闷乳胀,善叹息。 气郁证月经的特点是量少,颜色暗,夹血块。舌淡红苔薄白,如上图。 脉弦:这种脉搭上去就像搭在“琴弦”上一样,平直而有力,直起直落。 治疗以疏肝行气,活血调经为法。 方用柴胡舒肝散加减—— 具体药物如下:醋柴胡6g,制香附9g,炒白芍9g,当归9g,川芎9g,炒枳实6g,陈皮6g,青皮6g,川牛膝12g,乌药6g,路路通9g,益母草18g,泽兰12g,桃仁9g,红花6g。 痰湿证 因痰湿阻冲任胞宫,气血不畅,导致月经不能按时来潮。痰湿证患者形体多肥胖,常有胃脘胀满、恶心、头晕乏力之感。 痰湿证月经的特点是带下量多,月经量少。舌淡苔腻,如上图。 脉滑:脉象往来流利,应指圆滑,就像珠子在盘子上滚。 治疗以燥湿化痰,活血调经为法。 方用苍附导痰丸加减—— 具体药物如下:苍术9g,制香附9g,法半夏6g,陈皮6g,炒枳壳6g,制厚朴6g,茯苓12g,制南星6g,当归9g,川芎9g,砂仁6g(后下)。 服药一段时间后,若出现小腹坠胀,而仍未行经——可于前方加益母草18g,泽兰12g,丹参15g,川牛膝12g,路路通9g以助行经。 虚寒证 虚寒证最主要特点是畏寒怕冷,小腹隐痛,得温痛减,面白神倦,腰酸无力。 虚寒证月经的特点是量少色暗,夹血块。舌淡苔薄白,如上图。 脉沉细无力:脉轻轻搭上去是摸不到的,需要稍微重按才微摸到,脉搏动较弱。 治疗以温肾助阳,养血调经为法。 方用右归饮加减—— 具体药物如下:熟地12g,山萸肉9g,淮山药12g,枸杞子15g,肉桂3g(后下),当归12g,川芎9g,仙灵脾9g,巴戟天9g,仙茅9g,肉苁蓉12g,党参12g。 服药一段时间后,若出现小腹坠胀,而仍未行经。可于前方加益母草18g,泽兰12g,丹参15g,川牛膝12g,炒枳实9g以助行经。 肾虚证 由于肾虚,精血不足,冲任亏虚导致月经不能按时来潮。 肾虚证的主要特点是:腰膝酸软,头晕耳鸣,面部有黄褐斑。月经量少,色淡质稀。舌淡红苔薄白,脉沉细。 治疗以补肾益精,养血调经为法。 方用大补元煎合五子衍宗丸加减—— 具体药物如下:党参9g,熟地12g,山萸肉9g,淮山药12g,当归12g,川芎9g,炒白芍9g,杜仲9g,巴戟天9g,枸杞子15g,菟丝子15g(包煎),紫河车粉3g(吞服)。 服药一段时间(没有具体时间,因病人亏虚的程度不同、体质不同,服用时间有长有短)后,若出现小腹坠胀,而仍未行经。可于前方加益母草18g,泽兰12g,丹参15g,川牛膝12g,炒枳实9g以助行经。 血虚证 因营血不足,冲任失养而导致月经不能按时来潮。 血虚证的主要特点是:有既往贫血病史,心慌失眠,头晕乏力,面色苍白或萎黄。月经量少,色淡质稀。舌淡苔薄白。 脉细弱:摸上去宽度较常人细,像一根细线,脉搏动较弱。 治疗以益气养血调经为法。 方用人参养荣汤加减—— 具体药物如下:党参12g,炙黄芪15g,炒白术9g,茯苓12g,熟地12g,当归12g,炒白芍9g,川芎9g,鸡血藤30g,制香附9g。 服药一段时间后,若出现小腹坠胀,而仍未行经。可于前方加益母草18g,泽兰12g,丹参15g,川牛膝12g,炒枳实9g以助行经。 以上便是月经后期相关5个证型的辨证论治,正确辩证才是对症治疗的必要。 参考文献 [1].张伯礼,吴勉华.中医内科学[M].中国中医药出版社,.08.01. [2].李冀,连建伟.方剂学[M].中国中医药出版社,.08.01. -云鹊医- 云鹊医APP 海量资源等你来 |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caodoukou.com/zlxz/7111.html
- 上一篇文章: 59空心莲子草植物中的入侵者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