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兰》

马兰别名:鱼鳅串、泥鳅串、鸡儿肠、田边菊、路边菊、蓑衣草、脾草。本品为菊科马兰属植物马兰Kalimerisindica(L.)Sch.-Bip.[AsterindicusL.,BoltoniaindicaBenth.,Asteromaeaindica(L.)Blume]。以全草或根入药。夏、秋采收。洗净,鲜用或晒干。

多年生草本,高30~80厘米。地下有细长根状茎,匍伏平卧,白色有节。初春仅有基生叶,茎不明显,初夏地上茎增高,基部绿带紫红色,光滑无毛。单叶互生近无柄,叶片倒卵形、椭圆形至披针形,长7~10厘米,宽15~25毫米,先端尖、渐尖或钝,基部渐窄下延,边缘羽状浅裂或有极疏粗齿,近顶端叶渐小且全缘。瘦果扁平倒卵状,冠毛较少,长0.1~0.3毫米,弱而易脱落。

多生于低山区、平坝或丘陵的潮湿地带。分布于我国南部各省区。

性味归经:味辛,性微寒。归肝、肾、胃、大肠经。

马兰功效:清热解毒,散瘀止血,利湿,消食,消积

马兰主治:用于感冒发烧,咳嗽,急性咽炎,扁桃体炎,流行性腮腺炎,传染性肝炎,胃、十二指肠溃疡,小儿疳积,肠炎,痢疾,吐血,崩漏,月经不调;外用治疮疖肿痛,乳腺炎,外伤出血;痢疾或湿热腹泻;咽喉肿痛,痈肿疮疡;血热衄血、便血;湿热黄疸;或水肿,小便不利;饮食积滞,脘腹胀满。

马兰作用:

1、败毒抗癌的作用

2、凉血散淤的作用

3、清热利湿的作用

4、消肿止痛的作用

发明:马兰辛平,能入阳明血分,故治血与泽兰同功。近人用治痔漏云有效,春夏取胜,秋冬取干者,不用盐醋,白水煮食,并饮其汁。或以酒煮焙研,糊丸,米饮日日服之。仍用煎水入盐少许,日日熏洗之。《医学集成》云:治痔用马兰根,捣傅片时,看肉平即去之。稍迟,恐肉反出也。

禁忌人群:孕妇慎服;

(注:著作权归本







































白癜风诚信医疗
白癜风治疗目标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caodoukou.com/zlxz/464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