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舒

林学专业大三学生

今生有三爱:植物、排球与美食。

今生最终目标:坐拥山、地千余亩

植树、种花、作物,任我为之

在中国经济高速发的今天,人们都惊叹与如雨后春笋般冒出的高楼大厦,又有几个人知道,大自然为此付出了多少代价,最初数量丰富的原始森林还有无幸存?

中国地大物博,幅员辽阔,地处亚州东南部,东临西太平洋,北接西伯利亚,南端临近赤道,东西跨越经度六十余度,南北纵长纬度约五十。地域分布之辽阔,决定了气候、土壤、地形、生物等条件的差异,同时也形成了中国丰富多样的的自然生态系统。

▲14年拍的凤凰山,居然连一颗像样的树都没有

本是自然森林资源富裕的中国,在历史上不合理、无前瞻性开发利用后的今天,天然林分布面积急剧减少,成熟的天然林几乎消失殆尽;结构单一、物种种类少、稳定性低的人工林占据了中国森林的大半江山。原本少见的水土流失、洪涝灾害、土地荒漠化、地力衰退、野生动植物种类减少,频繁地光顾我们的土地,在威胁着人民生命安全的同时,还造成了严重的经济损失。

▲14年去万盛石林时,这片人工林的林下物种几乎可以用没有来形容

而如今,这样的情况依旧存在。我们要做的,就是逐步去减缓它,进而遏止这种情况。植树造林似乎就是一种行而有效的方法,如果说,一个人的力量足以忽略不记,每年发动更多的人参与进来,汇成一股力量,总可以修补环境所受的创伤,抑或减轻它的痛苦。

▲南方的大多数山都不高

山上的树主要以松科的马尾松和一些阔叶树种为主

森林是地球之肺,是陆地生态系统的主体。在中国,森林是以乔木(包括竹子)为建群种,具有一定面积和密度的植被类型,并与周围环境构成有机的统一体。除此之外,有些文献中森林还包括一些灌丛。森林不仅有各种乔木、灌木、草本、藤本、苔藓、地衣等植物,还具有依靠森林群落生存的昆虫、鸟类、兽类等动物,同时还有生活在土壤中或植物、动物身上的微生物等。森林的物种越多,其生态系统稳定性越高,但也因此,在其遭受严重的破坏后,很难甚至无法恢复到之前的生物多样性水平。在各种森林类型中,以混交复层异龄林的稳定性最高,功能最全面。

▲杉木是我国南方特有的速生商品材树种

多样化的物种组成类型丰富的森林,同时也决定了它功能的多样性。森林具有涵养水源、保持水土、调节气候、美化环境、减少噪音、防止地力衰退等生态效应,除此之外,不同的树种还对空气有着不同程度的净化作用,如在南方常作行道树的小叶榕就有吸收粉尘的作用。

对烟尘、二氧化硫抗性强的树种有:臭椿、女贞、构树、刺槐、桑树、夹竹桃、二球悬铃木、榕树、海桐等;抗性中等的树种有:五角枫、木槿、黄连木、葡萄等;

抗性弱的树种有:雪松、泡桐、苹果、香椿、金钱松、枫杨;对有毒物质侵染最敏感的树种可以做监测种,如监测二氧化硫的有:枫杨、竹柏、梧桐、木棉、安息香等;对酸碱性敏感的植物,我们还可以用来作为指示植物。如对酸性土壤敏感的芒萁、岗松,对碱性土壤敏感的蜈蚣草、蒺藜(jili四声)。

▲二球悬铃木

当人们意识到森林的重要性时,才展开了声势浩大的植树运动,可是,结果似乎不太乐观,大多数人都愿意或者尝试种树,却不会种树。

▲在泥地里面种树一定不要穿拖鞋

种树似乎是一件简单的事,无非就是选地、选树、整地、挖坑、植树、浇水、施肥、除草、病虫害防治几个步骤。种树的步骤虽然简单,细节要求多,又是一件需要长期坚持的事。所以种树又并不简单,每个步骤又是有讲究的。

▲房前屋后一些空地,可以种上树,与自然生态系统连成一个整体

拿选地选树来说,这两个步骤是一个相辅相成的过程,用“适地适树”来形容最为形象,无论是选地还是选树,前者总要考虑后者的条件。树种的生态学特性要与所选地的气候、土壤、地形、生物等因子相结合。我们在决定之前就要调查所选地的气候(光照、温度、降水、空气等)、地形(坡向、坡度、海拔山脉走向、地形起伏等)、土壤(土壤类型、土壤质地、透气性、透水性等)、生物因子(动物、微生物植物间的寄生、共生等)等条件,或者调查所选树种的生物学与生态学特征(分布海拔、喜光喜荫、旱生中生、易患的病虫害及其寄主、竞争对象等等),再与其对应适合种植的树种或适合栽种的土壤相搭配。

▲选好了,就组织人马开工,不要一个人单干,集体的力量才大

选树时还要与自己造林的的目标相结合。森林按其功能分为:水土保持林、防风固沙林、用材林、经济林等。根据造林的目标决定所选树种的特征,同时又要与土壤、地势相结合。经济林和用材林应该选择速生、丰产、优质的树种,如南方造纸用的构树、竹类;防护林应该选择生长快、防护性能好、抗逆性强、生长稳定、树体高大、深根性等树种,如用作防风固沙树种的胡杨;水土保持林应该选择根细发达、固定土壤能力强、在表土疏松、侵蚀严重的地方根蘖能力强的树种,如作为水源涵养树种的杨树、柳树;

▲华山松不仅能作观赏树种,还能作为防护林的组成树种

在考虑完上面的问题后,还得遵循一个原则:尽量选择乡土树种,尽量不要选择外国和外地未经证实安全的树种,因为这些来源不清的生物,轻则与本地生物争夺栖息地、养分,重则造成生物入侵,这些生物可能是植物本身也可能是植物携带的某种病原物或昆虫。

▲桉树的大规模造林一直是争议的焦点

植物的入侵可能会造成当地物种的消失,紫荆泽兰就是一个很典型的例子,原产于墨西哥的紫荆泽兰被当作观赏植物引进中国,因其繁殖能力强,现在的它已经成为中国常见的野草,其中云南的分布最为广泛。

▲分布于云南的紫茎泽兰

而病原物或昆虫引起的病虫害几乎是毁灭性的,松材线虫病又称松枯萎病,致病力强,寄主死亡速度快;传播快,且常常猝不及防;这是一种通过松墨天牛等媒介昆虫传播于松树体内,从而造成松树枯死。此病原产于南美洲,后日本、韩国、中国陆续发现,这种病害通过媒介传入中国,直到现在都还不能被抑制。

▲值得注意的是,紫茎泽兰一路北上,已经侵入到成都平原,本土摄自乐山岷江沿岸

选树不只是选一种主要树种,一个健康的森林是由多种层次占据各种生态位的植物组成的,还要选择伴生树种、灌木、草本相搭配。这些搭配的方式可以查阅相关资料,或者,比较简单的做法,找到与当地理分布、气候等件相似的森林,仿照其乔灌草的搭配方式进行选择。选树时多选几个树种,针阔树种搭配,纯林的稳定性极差,一旦发生病虫害或火灾,几乎没有解救方法,三北防护林遭受蝗虫、东北大兴安岭的火灾就是两个活生生的案例。

▲城市绿化中不妨也试试乔木、灌木、草本的搭配

在正式进行植树前,最容易遗忘的,就是整地了,其实整地不需要像农作物栽培前,全面地松土、整地,在造林时,全面的整地非常容易造成水土流失。造林前整地的主要目的就是清除对待种植植物有危害的植物,还要清除地里的石块、瓦砾,适当深度和适当范围的翻土、整地既可以消除一部分病虫害,又可以增加土壤的透水透气性。

▲选地要选没有树木生长的荒地、空地,不能选原始森林去种植

挖坑这个活一般人都会,但要挖出适合种植苗木的植穴,就需要讲究些,植穴的形状、深度、宽度,要根据树苗的根系情况、苗高、地径以及树苗是否带土来决定。土坨苗的植穴,应该比土球大16-20cm,深度深10-20cm,且要保证穴的深度上下口径一致。一般情况下,树坑的直径较根系或土球大40cm,树坑的深度与根系或土球直径相等。挖坑的土应该将表土与阴土分开放置,以备使用。

▲一个标准的坑,应该像这样挖

挖好坑后,植树之前还有非常重要的一步,将堆肥腐熟好的农家肥与阳土均匀混合,然后在植穴底放上20-30cm的阳土,然后踩实。

接下来就应该进入正式植树的步骤了。

植树技巧常用“三埋两踩一提苗”来概括。具体的意思是说:将树苗放入植穴,扶正,埋土至根部被完全遮住,踩实;然后向上轻提树苗,防止窝根,使根系舒展;再填土,至与地面相平;踩实,最后再在上面覆一层松土,最后再浇水,且要浇透。

▲埋好一棵前几天推送的八角金盘

树种进地里后,并没有结束,此时的树苗就像刚出生的婴儿,没有独立生活的能力,他们需要父母和社会各界的呵护,直到他们心理和生理到达一定程度才能自立更生。此时的树苗刚到一个新的环境,它的根系还需要一定时间,才能从土壤中吸收水分,进行正常的生命活动。所以,在种完树后的一段时间,我们还需要适时适当的施肥、浇水。

▲浇水都成了男生的活

从树苗出圃到种进地里的这个阶段,进行有效的防护措施,还能够大大提高树苗的存活率。提高树苗的存活率,主要从减少水分的散失方面入手。在从树苗出土后到到运输前这个过程中,如果时间长,可以进行假植处理。小树苗常以裸根苗的形式运输,也有少数以土坨苗的形式运输,在运输过程中,主要通过减少叶片的蒸腾作用来减少水分散失,这个过程中,可以通过去除部分叶片、喷洒抗蒸腾剂等措施。在种植前后也可以喷洒适量抗蒸腾剂。

关于种树的去处,每个城市都会有单独的植树点,每年也都会有志愿者到沙漠、黄土高原等地去植树,对于条件恶劣、寸草不生的沙漠,其植树方法又会有所不同,沙漠中几乎没有植物,水源匮乏,简单的插条、播种,树木根本无法生长存活,因此常常由打桩、铺地膜等方法为种子、枝条提供生长条件。

关于植树的季节,不同树种、地理分布区,种植的季节不同。

春季造林适合我国多数地区,南方在土壤不冻结的地方,立春后就可以开始造林,早春时间短,可以按照萌动时间先后造林,如:杨、柳、栎类、榆、槐等;

▲学校的榆树还是冬天的模样

对于夏季雨量集中的地区可以进行雨季造林。其中,造林树种常以常绿树种以及萌芽能力强的树种为主,如:油松、侧柏、云南松、紫穗槐等;

▲修了水电站的河谷地带是自然恢复好还是种植树木好?

在春季比较干旱,秋季土壤湿润、气候温暖、病虫害少的地区,可以进行秋季造林,秋植要选择在土壤未冻结、树木蒸腾作用较弱,苗木未枯的时节;

冬季造林主要适合气候不干旱寒冷、土壤不冻结的南方地区,造林树种以根系不休眠或休眠期短的落叶树种为主,如油茶、油桐、栎类等。

▲在干旱河谷,本身并不具备森林发育的条件,种植很多树木,是一个值得思考的问题?

造林时还需要保持一定的密度,对于枝干弯曲或枝干易扩展的树种,应该适当增大植树密度,以便能通过除伐和间伐调节立木密度培育树干形质,如油松、泡桐等。泡桐是一种生物质能源树种,可是,在种植生物质能源树种时,大家并不会选择这种树,这只是因为它冠幅大的原因。对于生长快的先锋树种,其初始密度反而需要减小。对于土壤贫瘠的地区,需要增大其初植密度。总的来说,造林密度大小是树种形状、环境条件、经济条件综合影响的结果。

▲学校的泡桐真的长得很”宽“,不知一亩地能种几株

接下来就是关于一些树种的建议了,对于我们普通人来说,植树主要是进行荒山造林或是造一些防护林,在树种选择中,尽量避免一些速生树种,荒山、还有其它需要建造公益林的地方,大部分地区土壤贫瘠、水源缺乏、地力退化,进行公益林的建造本身就是为了涵养水源、提高地力,在种植这些树种后会加剧地力下降等情况。就拿速生桉来说吧,速生桉是南方常用经济树种,生长极快,2-4年能出圃,6-8年后就能成林,接着就能用来造纸,而种完桉树的土地,其它树种是难以存活的,因为这些桉树在生长的过程中除了大量吸收土壤中的养分和水分外,还会从根系分泌次生代谢物,干扰其他物种生长。

▲苗圃的油松苗,针叶前端发黄是浇水过多的症状

油松、侧柏这两个树种在中国分布极为广泛,并且较耐干旱,瘠薄,是造林地不错选择。但是大家在购买树苗时注意,在哪里种树就在哪里买树,虽然中国大部分地区都分布有油松、侧柏,就拿南北方来说吧,北方的油松较耐低温,而南方的油松喜温暖气候。北方造林树种主要有油松、侧柏、刺槐、落叶松(高山造林)、荆条等。南方主要造林树种有油松、马尾松、杉(sha)木、金钱松、香椿等。防风固沙和水土保持的主要树种有锦鸡儿、沙地柏、绣线菊、梭梭、沙枣、沙冬青等。

▲北方的侧柏也是抗冻的

在植树造林中,树种选择既是一门艺术,也是一门技术,优美的树形与植物恰当的色彩搭配的树林具有极高的美学价值,丰富的物种也强化了生态系统的稳定性,为人们提供丰富的林产品。

▲杏除了是一种果树外,还可以作为绿化、观光树种

试想一下,如果将来的某一天,地球上的最后一棵树也消失了,我们住哪里?用什么吃饭?更别说水土流失还有沙尘暴了?

没有森林的日子是难以生存的,而我们能做的就是尽自己微薄之力,为饱受创伤的环境正确的种植几棵树罢了。

本期编辑:云舒本期部分供图:诺诺本期封面模特:诺诺

重拾自然

—让科普更加科学让科学更接地气—

长按识别







































中科白癜风黄金周公益援助
国庆告白中科白癜风换肤计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caodoukou.com/zlxz/309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