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白癜风最有效的方法 https://m-mip.39.net/nk/mipso_7659723.html

从地胆草中分离得到吉玛烷型倍半萜内酯ElephantopinolideA-P,通过诱导凋亡,自噬,周期阻滞发挥抗肝癌的作用

地胆草ElephantopusscaberLinn.,又名苦地胆、地胆头,为菊科(Compositae)地胆草属(Elephantopus)植物,直立草本,广泛分布于美洲、亚洲、非洲等地区,在我国产于浙江、江西、福建、台湾、湖南、广东、广西、贵州及云南等地,全草入药。目前,地胆草作为我国华南和西南地区的民间传统用药,常用于肾炎,肝炎,胃炎等疾病的治疗。地胆草也是苗族、傣族、瑶族、布依族、黎族、壮族、侗族等多个少数民族的习用药材,多用于治疗牙痛、痢疾等症。

吉玛烷型倍半萜内酯广泛的存在于菊科植物中,其主要结构特征为典型的十元环外,Δ1(10)和Δ4(5)位存在两个反式双键。这类成分被报道具有显著的抗肿瘤活性,例如小白菊内酯和泽兰内酯等。由于地胆草中主要的特征性成分为吉玛烷型倍半萜内酯,因其特殊的化学结构和显著的抗肿瘤活性而备受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zelane.com/zljz/870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