散瘀止痛良药榜,谁占鳌头
小编导读: 散瘀止痛药是临床常用的一类中药,更是骨伤科治疗用药中的顶梁柱。目前常用的散瘀止痛中药众多,在治疗跌打损伤及各类瘀血肿痈疾病时,应当如何根据病情具体选择呢? 今天我们为大家介绍常用的几种散瘀止痛药,以及越医专科代表——顾氏伤科世家的临床应用此类药物的经验。文末还设置了互动投票,欢迎大家来选出自己心目中的“散瘀止痛良药榜第一名”! 血竭性味:甘、咸,平。 归经:入心、肝经。 功效:内服散瘀定痛,外用止血生肌敛疮。主治跌打损伤,内伤瘀痛;外伤出血不止,瘰疬,臁疮溃久不愈。 禁忌:血病无瘀积者不可服。 临床应用:《太平圣惠方》麒麟血散主治伤损筋骨,疼痛不可忍者。顾氏常将本品外用,配没药,增强其活血破瘀之力,用于跌打损伤,瘀血肿痛;配乳香,活血生肌又敛疮,伸筋,用于恶疮痈疽、久不收口、金疮出血、创口不合等证。 没药 性味:苦、辛,平。 归经:入肝、脾、心、肾经。 功效:散血去瘀,消肿定痛。主治跌损金疮,筋骨、心腹诸痛,癥瘕,经闭,痈疽肿痛,痔漏等。禁忌:孕妇忌服。 临床应用:《本草纲目》谓:“乳香活血,没药散血,皆能止痛消肿生肌,故二药每每相兼而用。”顾氏常常没药配伍红花活血止痛,红花活血祛瘀通经,二者合用,有活血、祛瘀、通经、止痛之功效,用于治疗血瘀所致之心腹疼痛及跌打损伤之瘀滞疼痛。 三七性味:甘、微苦,温。归经:入肝、胃、大肠经。 功效:止血,散瘀,消肿,定痛。主治吐血,咳血,衄血,便血,血痢,崩漏,癥瘕,产后血晕,恶露不下,跌扑瘀血,外伤出血,痈肿疼痛。 禁忌:孕妇忌服 临床应用:《本草纲目》论述道:“此药气味温甘微苦,乃阳明、厥阴血分之药,故能治一切血病。”顾氏临床上应用其止血、散瘀、定痛之效治疗骨折各期及疮疡,内服外用都有涉及。 泽兰性味:苦、辛,微温。 归经:入肝、脾经。 功效:活血,行水。主治跌扑损伤,金疮,痈肿,经闭,癥瘕,产后瘀滞腹痛,身面浮肿。 禁忌:无瘀血者慎服。 临床应用:《濒湖集简方》记载用泽兰捣封治疗疮肿初起,及损伤瘀肿。顾氏认为泽兰活血消肿效佳,骨折初期肿胀明显者尤为多用。 红花性味:辛,温。 归经:入心、肝经。 功效:活血通经,去瘀止痛。主治瘀血作痛,痈肿,跌扑损伤,经闭,癥瘕,难产,死胎,产后恶露不行。 禁忌:孕妇忌服。 临床应用:《药品化义》谓:“红花,善通利经脉,为血中气药,能泻而又能补,各有妙义。”顾氏多用之于胸腹部内脏受伤者。 桃仁性味:苦、平,甘。 归经:入心、肝、大肠经。 功效:破血行瘀,润燥滑肠。主治跌打损伤,瘀血肿痛,风痹,经闭,癥瘕,热病蓄血,血燥便秘。 禁忌:孕妇忌服。 临床应用:《千金方》桃仁汤治从高坠下,胸腹中有血,不得气息。顾氏认为桃仁常配伍红花应用,应用甚广。桃仁配伍苏木,用于治疗跌打损伤之瘀血,二者均可活血祛瘀,相须为用,其功更显著。桃仁配伍香附,用于治疗气滞血瘀所致之胸胁及少腹疼痛。 三棱性味:苦、辛,平。 归经:入肝、脾经。 功效:破血,行气,消积,止痛。主治跌打损伤,气血凝滞之癥瘕积聚,心腹疼痛,胁肋胀痛,闭经,产后瘀血腹痛等。 禁忌:体虚、血枯经闭者及孕妇禁服。 临床应用:《医学衷中参西录》称:“其行气之力,又能治心腹疼痛、胁下胀疼,一切血凝气滞之症。”顾氏取其破血行气止痛之效,对于伤后瘀血,用6~9克,常可瘀去痛解,用量不宜过多,恐其破气伤胃,并常与参、术、苓相伍,以护胃气。 莪术性味:辛、苦,温。 归经:入肝、脾经。 功效:破血行气,消积止痛。主治跌打损伤作痛,血瘀腹痛,心腹胀痛,积聚,妇女血瘀经闭,饮食积滞。 禁忌:孕妇及月经过多者忌服。 临床应用:《药品化义》称:“蓬术味辛性烈,专攻气中之血,主破积消坚,去积聚癖块,经闭血瘀,扑损疼痛。与三棱功用颇同,亦勿过服。”顾氏常将之与三棱配伍,治气滞血瘀之胸胁痛、腹痛及癥瘕肿块,取6~9克,中病即止,恐其耗气伤血。 赤芍性味:酸、苦,凉。 归经:入肝、脾经。 功效:行瘀,止痛,凉血,消肿。主治伤后腹痛、胁痛、关节诸痛,瘀滞经闭,疝瘕积聚,血痢,肠风下血,目赤,痈肿。 禁忌:血虚者慎用。 临床应用:《药品化义》云:“赤芍,味苦能泻,带酸入肝,专泻肝火。以其性禀寒,能解热烦,祛内停之湿,利水通便。较白芍味苦中,但能泻而无补。”顾氏多取其行瘀止痛之效,治疗跌打损伤时,多用酒炒。对于痈肿疮疡,多与金银花、天花粉、乳香等同用,妇人用之尤多。 本文中的临床用药经验,取自于《中医骨伤特色流派丛书:顾氏伤科经验与特色》一书。顾氏伤科始于清初的顾士圣,传承有序,久负盛名,为浙江有名伤科流派,也是越医专科世家的代表,已被列入绍兴市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点击封面,立即购买) 本书对顾氏伤科的正骨精华、治伤用药经验做了系统总结,并对顾氏家传秘本《医录》进行了点校。顾氏伤科颇具特色的正骨、用药理论及实践经验,可供广大中医骨伤科医生临床参考,并值得进一步挖掘和推广。 |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caodoukou.com/zljz/8431.html
- 上一篇文章: 中药小课堂远志去寻使君子,当归何必找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