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涉江采芙蓉
《古诗十九首》是中国古代文人五言诗选辑,由南朝萧统选录两汉时期十九首古诗编入《文选》而成。两汉时期,千千万万的学子离乡游学求宦,这些宦途失意的游学的士子在宦途无望、朋友道绝的孤单失意中,自然会苦苦地怀念故乡和亲人。本诗即是《古诗十九首》中描写怀乡思亲的代表。 (1)兰泽:生有兰草的沼泽地。(2)遗:赠。(3)远道:犹言“远方”。(4)还顾:回顾,回头看。(5)同心:古代习用的成语,多用于男女之间的爱情或夫妇感情融洽指感情深厚。 我踏过江水去采荷花,生有兰草的水泽中长满了香草。可是我采了荷花要送给谁呢?我想要送给远方的爱人。回头看那一起生活过的故乡,路途显得那么无边无际。两心相爱却不能在一起。于是我们要各在一方,愁苦忧伤以至终老异乡。 赏析此诗开篇之“涉江采芙蓉”的人,有人认为是离乡的游子(即思妇的丈夫);但有人反对这种观点,理由是游子求宦在外,或者因别的原因,是不可能去“涉”南方之“江”采摘芙蓉的。因此,有人认为“涉江采芙蓉”者是在江南家乡的思妇。按江南民歌所常用的谐音双关手法,诗歌中的“芙蓉”往往谐“夫容”之音,即丈夫的面容。所以,“涉江采芙蓉”的人当为思妇。“兰泽多芳草”,是说湖岸泽畔,还有很多的兰、蕙草,发出阵阵幽香。这里是以花喻人,因此,除了说兰泽多芳草外,也暗示了说兰泽有很多美女。 “采之欲遗谁?所思在远道!”这两句点明了思妇的忧思源于对丈夫的思念。思妇思念丈夫,而丈夫正远在天涯。她采摘了美好的“芙蓉”,此刻难以送给自己想念的远方的人。采莲是快乐的,而女子却是忧伤的。这里,诗人以乐景表哀情,倍增其哀。 接着两句空间发生了突然转换,视角发生了变化,不写自己,而写身在远道的丈夫:“还顾望归乡,长路漫浩浩。”也许就是一种心灵的感应。上面两句写思妇还在思夫的时候,诗歌就转换了视角,写远方的丈夫此刻也正带着无限思念,回望妻子所在的故乡。然而,展现在他眼前的,无非是漫漫无尽的长路和阻山隔水的浩浩烟云。 诗歌最后两句:“同心而离居,忧伤以终老!”如果从游子的角度看,是在悬想的境界中发出,不但表现出一种无奈,更表现出了对“同心而离居”的妻子的思念。如果从妻子的角度看,表现出了对丈夫爱的坚强决心。可以说,这样的结尾明白晓畅,表现出这对夫妻同心离居的痛苦与无奈中那爱的决心。 END 本文来源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赞赏 |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caodoukou.com/zljz/6726.html
- 上一篇文章: 浇水十年功,养兰好轻松,教你判断给兰花
- 下一篇文章: 兰花路附近又抓了一群人竟然菜刀砍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