阻击生物入侵,呵护美好家园
一、定义与危害 生物入侵是指生物由原生存地经自然的或人为的途径侵入到另一个新环境,对入侵地生物多样性、农林牧渔业生产、人类健康造成经济损失或生态灾难的过程。例如:目前入侵我国的13种主要入侵种每年造成的经济损失约为多亿元。 福寿螺为害水稻 二、入侵的主要途径 l有意引入 外来引入种约占我国栽培植物的25-33%;目前超过50%的有害植物是人为引入。出于经济、美化环境、观赏等目的引进外来物种,最后泛滥成灾。如为了巩固堤岸而引进的大米草,为了做饲料引进的水葫芦。 作为园艺植物引进的马缨丹,最终成了外来入侵物种。 l无意引入 无意引入指某个物种利用人类或人类传送系统为媒介,扩散到其自然分布范围以外的地方,从而形成的非有意的引入。例如:交通工具、国际农产品贸易、动植物引种、旅游者等。 部分物种随着轮船的压舱水进行入侵扩散 人类的旅行也可能帮助部分物种,跨越地理屏障,来到不属于它的新世界。 l自然传入 自然传入指的是在完全没有人为影响情况下物种自然扩散至某一区域。例如:植物种子(或繁殖体)等可以通过气流、水流自然传播或借助鸟类、昆虫或者其他动物的携带而实现自然扩散。 三、我国生物入侵现状 我国幅员辽阔,跨越50个纬度,5个气候带。多样的生态系统使中国容易遭受入侵物种的侵害。全国所有省市自治区,无一没有外来种。来自世界各地的大多数外来种都可能在中国找到合适的栖息地。几乎所有的生态系统,从森林、农业区、水域、湿地、草地、城市居民区等都可见到。其中以水生生态系统的情况最为严重。同时入侵物种类型多,包括脊椎动物、无脊椎动物、植物、微生物等。 入侵物种种类组成 在入侵我国农林水生态系统中的余种外来有害生物中,陆生植物最多,约占44%;其次是陆生无脊椎动物,约占17%。 中国入侵生物种类组成 入侵物种的传入来源 在我国的外来入侵生物中,从美洲传入的最多,约为58%;其次是欧洲,约为23%。不同类别入侵种的来源地区也有差异。入侵微生物大部分来自北美洲,其次是欧洲和亚洲的其他国家;入侵植物来自北美洲和南美洲的最多,其次是欧洲和亚洲;入侵动物来自亚洲的最多,其次是北美洲,来自欧洲和南美洲的也较多。 中国入侵物种传入来源 中国入侵微生物、植物、动物来源分析 入侵物种分布格局 外来入侵物种在中国的分布存在较大的空间差异,经济发达的南部及东部沿海省份外来入侵生物种类较多,呈现出从东南向西北外来入侵生物种数逐渐减少的总体趋势。 中国入侵物种地理分布 四、重要农林入侵种 截至年10月入侵我国的外来生物有种,其中大面积发生、危害严重的达多种。在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所列的全球种最具威胁的外来种中,入侵我国的就有50种。这些入侵种已导致严重的经济损失与生态灾难。 我国南方常见入侵种 烟粉虱 红火蚁 稻水象甲 克氏原螯虾(俗称小龙虾) 巴西龟 被松材线虫为害后,松树干枯死亡(如图所示)。 水葫芦 空心莲子草 五、生物入侵的预防与控制 l生物入侵风险评估 生物入侵早期预警是指在针对潜在入侵、新入侵及已入侵但局部分布的入侵种进行一系列评估与综合分析的基础上,预测其发生危害的可能性、发生危害的范围和程度,并根据分析结果制订可行的控制预案,其最终的目的是规避外来入侵种可能产生的风险。风险评估是入侵生物早期预警的核心环节。 通过相关风险分析软件计算后,得到的红火蚁在我国的潜在分布区 l口岸检疫与除害处理:口岸检疫是为了防止危险性外来种在各国或地区间的传播和扩散,由国际组织及其成员国政府采取的一种强制性措施,在外来动物疫病和有害植物的预防和控制中发挥中重要作用。口岸检疫除害处理是指在口岸通过物理或化学的方法灭除植物、植物产品及其他检疫物中有害生物,使之达到先关的检疫要求。 口岸检疫人员检查进口木材 口岸检疫人员正在对进口货物进行检疫除害处理 l国内检疫与野外监测:国内检疫是为了防止危险性动物疫病和植物有害生物在国内各地区间的传播和扩散,由政府所采取的强制性措施。这些危险性动物疫情和植物有害生物多为局部分布的入侵种。入侵种的野外监测包括一般监测和特定调查,可有效阻止和预防入侵种在国内各地区之间的扩散与暴发。 实蝇的监测器。实蝇是一类严重为害果蔬的害虫。 l入侵生物的控制:入侵种的治理方法包括农业防治、替代控制、生物防治、物理机械防治、遗传控制、化学防治和综合治理等措施。 使用非洲狗尾巴草替代紫茎泽兰 六、控制生物入侵的中国方案 政府依法管理 制订并正在健全了有关预防、管理、防治外来有害生物的国家政策法规和条例,充分执行已有的政策、法令及条例,并正在完善已有的动植物检疫法等法规。 防治外来物种的宣传海报 科学研究预防控制 构建了我国生物入侵三大防控技术体系,形成了早期预警、准确监测、阻截控制三道防线。创建了具有中国特色的新型入侵生物学学科,构建了从理论、技术与方法到管理的学科体系。 入侵生物学教材 l科学普及和公众教育 宣传外来生物入侵的科普知识,提高基层科技人员和公众对入侵生物的了解和对入侵生物的预防和控制能力。 有关红火蚁防控的科普图书 中国外来入侵物种数据库 l公众认知自觉参与 能够知道哪些是外来生物入侵,并有意识地避免这个物种继续扩散。一旦生物入侵发现疫情,可以迅速上报给相关部门,并配合防控工作。 保护生态环境,拒绝生物入侵! 注:图片和内容主要来源《入侵生物学》,部分来源于网络。 王磊赞赏 |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caodoukou.com/zljz/5896.html
- 上一篇文章: 天天吃只羊,不如中药泡脚再上床中医界
- 下一篇文章: 天天吃只羊,不如中药泡脚再上床中医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