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医院治痤疮 https://m-mip.39.net/baidianfeng/mipso_8578752.html

香史(壹)

从人类第一次发现香到春秋战国时期,千年沉淀使得“香”有非常大的发展。此时的“香”不再仅仅局限于祭祀活动,在日常生活中也有了广泛应用。

历史上楚国的楚怀王是有两位,一位叫熊槐,是战国时楚国的君王,另一位叫熊心,是后来楚人反秦时拥立的楚王后裔,战国时期的楚怀王熊槐身上有一股难闻的体臭。战国时魏国进献给楚怀王一位美人,楚怀王非常喜欢,招来了宠妃郑袖的嫉妒,于是郑袖对魏美人说:“大王嫌你的鼻子长得不好看,你最好把你的鼻子挡一挡。”后魏美人在楚怀王面前就经常把鼻子遮掩住,楚王感到很奇怪就问为魏美人为何总是捂鼻子,还没等魏美人回答,郑秀就说:“魏美人是嫌您身上的味道不好闻啊。”楚怀王大怒,下令割掉了魏美人的鼻子,这就是历史上非常著名的“掩鼻计”。

后秦王与楚怀王会面,秦王调侃楚怀王说:“听闻你有一种难以向世人启齿的病,而且无法根治,那么我送你一样好东西,你把它随身佩带,不但能够遮味,还能让你男人的威力倍增。”

春秋战国时期还有一位著名人物—屈原。屈原和楚怀王是亲戚,都是芈姓、熊氏。

屈原是历史上有确切记载的第一位制香大师。《离骚》中面有“扈江离与辟芷兮,纫秋兰以为佩”,“扈江离与辟芷兮,”“扈”动词,是身披的意思,而“江离”就是川芎。川芎是现在很常用的一款香材,因为它气味芳烈、留香持久常被用来制作香囊。“辟芷”则是白芷,从这段文字来看屈原将川芎和白芷披在了身上。“纫秋兰以为佩。”“纫”指缝制,用布料缝成一个布包,再将“秋兰”塞进去。这里的“秋兰”指的是泽兰。泽兰是一种菊科植物,《香乘》中被称作“都梁香”,古人在每年秋季时采下它的茎叶晾干入香。这段文字又说了屈原把泽兰缝制在香囊里随身佩带。

通过这两个人物我们可以总结一下中国香在春秋战国时期的发展情况。春秋战国时期出现的香方都是以单方香的形式出现如川芎、白芷、秋兰,没有合香。其次一种延续后世几千年的品香方式出现了—佩带香囊。

研古方而知今用,顺应当下之鼻观,

而不全泥于古,与时味而俱进,

则香道活矣。

文案:雷

责编:棠雪

图片来自网络侵删

-完-

扫码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zelane.com/zljz/1178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