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植物生态学研究40年历程进展与展望
真皮下白癜风 https://m-mip.39.net/pf/mipso_6185614.html 蒋高明刘美珍李彩虹郭立月原寒徐子雯 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植被与环境变化国家重点实验室 本文载自中国生态学会主编《中国生态学学科40年发展回顾》,科学出版社,,pp.- 摘要中国的植物生态学研究开始于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之前,但获得快速发展是在改革开放后的40年。植被生态学是经典的植物生态学研究内容,在我国集大成的工作是中国植被及其植被图的编制。围绕该研究,三代人进行了半个多世纪的努力。植被数量生态学研究开展于上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从此植被研究由定性研究进入了定量研究。与此同时,围绕植物个体与生理生态学、种群生态学、群落生态学、恢复生态学、全球变化生态学、生物多样性研究,中国学者进行了大量研究,获得了一系列重要成果。近年来,中国植物生态学者在国际舞台上异常活跃,很多研究出现在国际著名刊物上,其中一些大型实验平台为中国学者所设计,吸引了国际同行进行合作研究,实现中国植物生态学由跟踪到引领的突破。针对国计民生的重点生态学问题,中国学者在恢复生态学领域取得了重要进展,但在生态农业、食物安全、城市生态、自然保护等应用科学研究方面投入的精力不够,取得的原创性应用成果稍逊于理论成果。本文简要回顾了中国植物生态学过去40年的研究历史、近期取得的重要科学进展、在国际上的地位,并预测了发展趋势以及研究展望等,供国内外学者参考。 关键词:植物生态学植被群落生态数量生态恢复生态全球变化生物多样性 02中国植物生态学40年发展历程2.7种群与入侵生态学研究(-今) 进入本世纪以来,传统的种群生态学研究尤其入侵植物的繁殖生态学陆续在国内高等院校或科研单位开展起来,对植物繁殖适应性的研究逐渐增多。繁殖生态学成了国际生态学领域的一个新热点(张大勇和姜新华,;张大勇,),研究主要集中于以下方面:繁殖分配和繁殖投资;分配通货研究;生殖值;生活史进化;繁殖时间和繁殖频率;繁殖构件时空格局和繁殖产量;传粉生态学研究等(孙凡,)。 进行无性繁殖的植物称为无性系植物,或称克隆植物。无性系是植物种群生态学研究的热点之一,尤其是克隆生长的生物学意义引起了很多种群生态学家的 |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zelane.com/zljz/11700.html
- 上一篇文章: 数尽桃枝花滚泪,愁云滞锁故园围文社20
- 下一篇文章: 我们晒着太阳听大自然Minimal把好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