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喜奎杏林耕读传薪录肥胖医案一则
庄某,女,28岁。年4月10日初诊。 主诉:体重持续增加5年余。 病史:患者平素喜食肥甘厚味之品,不喜运动。5年余前开始出现体重增加,每年约增加4~5kg,后颈部皮肤色素沉着。1医院,测身高cm,体重74kg,BMI28.9,查血脂、肝、肾功能未见明显异常,腹部彩超提示中度脂肪肝,诊断:单纯性肥胖。今为求进一步诊疗,遂前来就诊。辰下:形体肥胖,头部昏重不舒,时有咳嗽、咳痰,易饥饿,汗多,胸闷,疲乏倦怠,喜卧,寐时流涎,夜卧不安,小便尚可,大便每日2~3次,质软成形,舌尖红苔白腻,脉沉。 处方:黄连温胆汤加减。 姜半夏12g茯苓20g陈皮12g 甘草5g黄连6g竹茹9g 黄芪20g当归9g草决明15g 泽泻12g泽兰9g益母草15g 鳖甲(先煎)20g牡蛎(先煎)30g 7剂,水煎服,日1剂,早晚饭后40分钟温服。并嘱患者注意控制饮食,加强运动锻炼。 二诊(.4.17):患者诉上药尽服,药后头重改善,饥饿感较前明显减轻,仍觉疲乏,口干时苦,时有失眠,舌尖红苔白腻,脉沉。予上方去益母草、鳖甲,改黄连9g、竹茹12g、泽泻15g,加大腹皮12g、炒枣仁15g,续服14剂,煎服法同前。 三诊(.5.1):患者药后证缓,体重减轻2.3kg,现71.7kg,饥饿感不甚,仍觉疲乏倦怠,时有失眠,无口干口苦,舌淡红苔白,脉沉。予上方去泽泻、泽兰,改黄连6g、草决明20g、大腹皮15g,加薏苡仁20g、合欢皮20g、山楂20g,再服28剂后,患者体重减轻约4kg,疲乏倦怠明显改善,睡眠改善,余症皆除。嘱患者坚持定期复诊,继续加强运动、控制饮食,后以上方随症加减调治2月余,患者体重下降至62kg,BMI为24.2。 按语:单纯型肥胖大多是因为饮食中热量摄入过多,而消耗量相对较少,使多余的热量以脂肪的形式储存在皮下以及一些脏器的周围,形成肥胖。中医对肥胖病及其分型亦早有认知,《内经》提出肥胖三型“膏人”“脂人”和“肉人”;宋金元时期认识到肥胖的发生与痰湿的关系密不可分;明清时期进一步提出肥胖多气虚多痰湿;现今大多医家认为本病乃本虚标实之证,其发生多责之人体阴阳失调,脏腑功能失司,阳气虚损,痰湿内生,其本虚在脾肾气虚,标实为痰、湿、瘀、热。 本案患者平素饮食不知节制,喜食肥甘厚味,且不喜运动,脾胃受损,脾失健运,湿浊内生,聚液成痰,痰湿积聚,脂膏形成,而致体型发胖;痰湿郁遏中焦,清阳不升,浊气上泛,清窍不利,则头部昏重不舒;痰浊内蕴,气机不利,肺气上逆,故时有咳嗽、咳痰,胸闷;痰湿内蕴,日久化热,耗伤胃阴,故易饥饿;脾气亏虚,加之久卧伤气,水谷精微运化无力下趋大肠,则大便次数增多;脾气亏虚,四肢百骸失养,加之湿运不化,其性重浊,阻遏清阳,气机不畅,而见疲乏倦怠;卫气无以充养,卫表不固,则出汗多;脾失运化,津液失于输布,水液代谢失常,湿浊痰饮化为涎沫从口流出,故寐时流涎;痰浊湿热,上扰心神,则夜卧不安;痰湿凝聚,阻塞气机,肝失条达,气血郁滞,痰湿气血搏结于肝,而发为脂肪肝;结合舌尖红苔白腻,脉沉之象,四诊合参,辨为痰热内蕴,气虚湿阻之证。 治当清热化痰除湿,补气健脾通络,标本兼治,方投黄连温胆汤加减。《丹溪心法》云:“善治痰者不治痰而治气,气顺则一身之津液随之而顺矣”,且气机郁滞日久则易化热化火,是故治痰先治气,气顺则痰自消。故方中予大量黄芪可补益脾气,又可补气通络,利尿行水,气行血畅,津液可布;半夏辛温,燥湿化痰,和胃降逆,消痞除滞;陈皮辛苦温,理气行滞,燥湿化痰;竹茹,取其甘而微寒,清热化痰,与半夏相伍,一温一凉,清热化痰,和胃除烦;茯苓、甘草健脾益气渗湿,渗湿以助化痰之力,健脾以杜生痰之源;黄连清热燥湿,可助化痰燥湿不生热,清凉泄热不留湿;草决明清肝热之功,实验研究表明其可降低血脂。《金匮要略》云:“血不利则为水”,津血同源,经脉乃二者运行之通道,水不利则血亦不利,故祛湿化痰配合活血利水之法助脉络通畅,气血调和,以化痰湿,故方中配伍泽泻、当归、泽兰、益母草泄热利水、养血活血之品,现代药理研究亦表明,泽泻具有降低血中胆固醇,抗脂肪肝等作用;牡蛎、鳖甲咸寒,可敛阴潜阳,软坚散结以助化痰,且能助安神。本病之治疗除服用药物外,对于控制肥胖,合理健康饮食及适量运动锻炼亦尤为重要。 二诊之时,患者药后头重、饥饿感减轻,仍觉疲乏,口干时苦,时有失眠,此痰湿渐化,然仍有内热,故予去益母草、鳖甲,加大黄连、竹茹、泽泻用量加强清热泄浊之力,并予大腹皮行气宽中,利水祛湿,可助气机调畅,防止水湿停聚;炒枣仁补肝宁心,安神助眠。三诊之时,患者体重已较前减轻,仍觉疲乏倦怠,时有失眠,余证皆缓,故予去泽泻、泽兰,并减黄连量防清热太过伤及脾胃,加大草决明、大腹皮用量以增大行气除浊之力,并加薏苡仁健脾祛湿;山楂健胃消食,且现代研究证实其有降低血脂的作用;合欢皮解郁和血、宁心安神。续服28付后,体重减轻约4kg,余证皆除。该病病程长,乃本虚标实之证,非一日之功可除,故嘱患者坚持定期复诊,继续加强运动、控制饮食,后以上方调治2月余,患者体重下降至62kg,BMI为24.2,取效良好。 免责声明:本平台所发布的内容归相关权利人所有。我们分享此文的目的是传播和学习交流中医。中医治病讲究辨证论治、因时因地因人制宜,本平台所涉及的方药切不可盲目引用。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 |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zelane.com/zlgs/9340.html
- 上一篇文章: 暑期结伴一价全包像当地孩子一样体验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