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样治白癜风 http://m.39.net/pf/a_7117848.html

刘春莹,主任医师,陕西省名中医,曾在儿科工作10余年,目前精于研究肾脏病及风湿免疫病。治疗儿童难治性肾病综合征(RNS)经验丰富而独到,她认为RNS是本虚标实之证,肺脾肾亏虚为基本病机,痰浊瘀血为病理基础,临床强调肺脾肾三脏同治,尤其注重补益肺气,防止外感,常用玉屏风散加减,同时全程兼顾活血化瘀,通过辨证施治,从而减少NS复发及降低激素及免疫抑制剂的副作用,为临床治疗RNS提供了很好的思路。

RNS是指激素依赖型、激素抵抗型及频复发型的肾病综合征。目前现代医学治疗RNS主要是激素联合细胞毒药物,有一定疗效,同时也带来许多副作用,而且有的患者经过治疗后仍会反复发作,患儿及家属愁苦异常;刘春莹主任医师根据自己多年临床经验,总结出中西医治疗RNS经验,现分享如下:

辨病因病机:根据儿童RNS的临床表现以及病机演变特点,刘老师认为RNS的病机主为肺脾肾三脏,其中证型有“风”“虚”“瘀”“湿”“热”。“热”一般不单独侵犯肾脏,多在“风、瘀、虚、湿”的病程中产生,或者与其相兼致病,即湿热、风热、阴虚内热、久瘀化热等;其中,“风”为阳邪,易袭阳位,早期多为肺脏受损,邪风袭肺,肺失宣发,水失通调,溢于皮肤,则为水肿,是RNS早期的病机特点;“湿”为外感湿热之邪或者脏腑(脾脏)水液代谢障碍,水湿内停,久郁化热,而致湿热内蕴,湿性重着粘腻,趋于下位,必伤于肾,肾失固摂,精微外泄,则为蛋白尿,同时湿邪胶着黏腻,导致疾病迁延难愈;“瘀”为久病成瘀,或湿热胶着,久蕴成瘀,或气虚血瘀,内舍于肾,损伤脉络;“虚”为先天不足或久病耗气,脾肾亏损,失于固摄,精微遗失,则为蛋白尿;或者脾运失常,土不制水,水液不循常而肌肤而全身浮肿;或者肺脾气虚,卫表不固,易于外感。总括多为肺脾肾三脏受损,早期注重肺脏,后期注重脾肾,缓解期注重肺脏,防止外感,在整个病程中,活血化瘀贯穿始终。

1.注重肺脏,从“风”“虚”“热”论治,疏风宣肺,利水消肿。RNS早期多由风邪易袭阳位,最易犯肺,表现眼睑以及颜面浮肿,逐渐延至双下肢,按之凹陷,随之即起,小便减少,伴或不伴恶寒、发热咳嗽,舌淡红,苔薄白或黄,脉浮有力;治以祛风散邪,宣肺利水,选用越婢加术汤加桔梗、薄荷、杏仁、山豆根、射干等宣肺之品,所谓“提壶揭盖”就在于此;若咽喉疼痛重用蒲公英、鱼腥草、川牛膝;鼻塞流涕者,加苍耳子、辛夷花;水肿明显者加用泽泻、白茅根、茯苓等利尿消肿之品。风热之邪结于咽喉,传于肺,肺肾表里相传,金水相生,传于肾脏,症见浮肿,发热,咽喉疼痛,常用银翘散加减清热解毒,利尿消肿,以达到上下分消结果,常用鱼腥草、蒲公英、牛蒡等解毒之品。热邪灼肺,炼津为痰,痰热蕴肺,肺失清肃水,水之上源不清,影响下源之水通道,水溢于肌肤,表现浮肿,咳嗽、咳黄痰、咽喉肿痛、兼或不兼胸闷、气短,常用麻杏石甘汤加减以清上源之邪利下源之水。用玉屏风散,防止外感,在儿童RNS后期,即小激素剂量维持期阶段,常用玉屏风散加减以预防感冒从而减少RNS复发。后期由于激素长期应用以及免疫球蛋白丢失,造成儿童免疫力低下,再加上儿童本身免疫功能未成熟,经常反复感冒。感冒是引起RNS反复的首要原因。刘老师认为,儿童RNS后期主要就是要预防感冒,常用玉屏风散加减预防感冒减少RNS复发次数。

2.注重脾脏,从“湿”“虚”论治;迁延不愈,化湿泄浊;脾为中央之脏,属土,脾易生湿,湿性重浊粘腻,趋于向下,极易伤脾,湿性重浊粘腻,因此湿邪致病,常常迁延不愈。刘师认为RNS病情反复多变,迁延不愈多由于“湿”邪作祟,临床多表现为胸闷脘痞,四肢酸楚,口中粘腻,大便不成形,舌红苔厚腻,脉滑(数)。“湿”邪趋于下位,下移伤肾,肾气损伤,失于固摄,精微物质流失,即为蛋白尿。即湿热是导致蛋白尿的一个重要因素。常加用石韦、土茯苓、萆薢等利湿泄浊之品,特别注重补益脾气、行气理脾应用,常加用白术、党参、砂仁、木香、佛手、泽兰、陈皮等健脾理脾之品。她认为儿童RNS表现为水肿多由于脾肾阳不足,无法化气行水,正如张仲景所说“痰饮者,当以温药和之”,因此刘老师对于反复水肿的患儿常用苓桂术甘汤加减;有食纳差、腹胀患儿,加用砂仁、木香、神曲等药物。

3.注重肾脏,治病求本:健脾益肾,涩精止遗;RNS由于长期患病再加上儿童本身“脏腑娇嫩”生理特点,后期多为本虚标实之证,多表现为肾虚,但又不仅仅在于肾,肺脾肾三脏均虚,其中以肾虚为主。长久不愈,耗气伤阴,脾肾亏虚,失于固摄,肾精遗失,或有蛋白尿,并可见腰膝酸困,倦怠乏力,舌质淡,苔白,脉沉细无力,方选参芪地黄汤。若阳虚者,宜加用巴戟天、淫羊藿、肉桂等;腰困明显,可加用杜仲、金毛狗脊、续断等;若水肿明显者,佐以温阳,如苓桂术甘汤;蛋白尿多者加用土茯苓、萆薢、石韦等利湿之品之外,常加用莲须、芡实、金樱子、补骨脂等涩精止遗制之品。高脂血症者,常加用山楂、荷叶、泽泻等降脂化浊品。

4.从瘀论治,贯穿始终,活血利水:高凝状态是RNS的一个重要原因,再加上激素以及利尿应用会加重血液高凝状态,因此老师在治疗儿童RNS过程中经常加用活血化瘀之品,如川芎、蒲黄、姜黄、丹参以及益母草等活血之品。同时“血不利则为水”,可配合白茅根、泽兰、车前子、泽泻、益母草等活血利水之品应用,以增强活血效果。

在治疗RNS过程中,强调中西医结合治疗,既可以增强治疗效果,同时预防激素及免疫抑制剂副作用。早期由于大量激素的应用,激素乃温阳之品。小儿乃纯阳之体,在此期多表现为阴虚内热,宜常用知母、黄柏、赤芍等滋阴清热之品以减轻激素副作用;在RNS中期及激素减量期,刘老师认为此期多表现为气阴两虚,常加用参芪地黄汤;在RNS后期即少量激素维持期,老师认为此时主要提高免疫力,防止外感,以减少疾病复发,因此常以玉屏风散为基础方进行加减。取得良好疗效。

节选自——张惠敏,刘春莹.刘春莹治疗儿童难治性肾病综合征思路探析[J]中医药临床杂志,,31(10):-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zelane.com/zlgs/926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