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经·小雅·鹿鸣之什·常棣》

——四海之内皆兄弟,血浓于水不可化

原文YuánWén

常棣之华,鄂不韡韡。凡今之人,莫如兄弟。

死丧之威,兄弟孔怀。原隰裒矣,兄弟求矣。

脊令在原,兄弟急难。每有良朋,况也永叹。

兄弟阋于墙,外御其务。每有良朋,烝也无戎。

丧乱既平,既安且宁。虽有兄弟,不如友生?

傧尔笾豆,饮酒之饫。兄弟既具,和乐且孺。

妻子好合,如鼓瑟琴。兄弟既翕,和乐且湛。

宜尔室家,乐尔妻帑。是究是图,亶其然乎?

注释ZhùShì

(1)常棣:亦作棠棣、唐棣,即郁李,蔷薇科落叶灌木,花粉红色或白色,果实比李小,可食。

(2)鄂:盛貌。不:语助词。韡(wěi)韡:鲜明貌。

(3)威:通“畏”。

(4)孔怀:最为思念、关怀。孔,很,最。

(5)原隰(xí):原野。裒(póu):聚。

(6)脊令:通作“鹡鸰”,一种水鸟。

(7)每:虽。

(8)永:长。

(9)阋(xì):争吵。

(10)御:抵抗。务:通“侮”。

(11)烝:终久。戎:帮助。

(12)友生:友人。

(13)傧:陈列。笾(biān)、豆:祭祀或燕享时用来盛食物的器具。笾用竹制,豆用木制。

(14)之:犹是。饫:满足。

(15)具:同“俱”,聚集。

(16)孺:相亲。

(17)好合:相亲相爱。

(18)翕(xì):聚合。

(19)湛:深厚。

(20)宜:和顺。

(21)帑(nú):通“孥”,儿女。

(22)究:深思。图:考虑。

(23)亶(dǎn):信、确实。然:如此。

飞飞戏说FēiFēiXìShuō

常棣花开朵朵,花儿光灿鲜明。凡今天下之人,莫如兄弟更亲。

遭遇死亡威胁,兄弟最为关心。丧命埋葬荒野,兄弟也会相寻。

鹡鸰困在原野,兄弟赶来救难。虽有良朋好友,安慰徒有长叹。

兄弟墙内相争,同心抗御外侮。每有良朋好友,遇难谁来帮助。

丧乱灾祸平息,生活安定宁静。此时同胞兄弟,不如朋友相亲。

摆上佳肴满桌,宴饮意足心欢。兄弟今日团聚,祥和欢乐温暖。

妻子情投意合,恰如琴瑟协奏。兄弟今日相会,祥和欢乐敦厚。

全家安然相处,妻儿快乐欢喜。请你深思熟虑,此话是否在理。

赏析ShǎngXī

全诗八章,可分五层。首章为第一层,先兴比,后议论,开门见山,倡明主题。“常棣之华,鄂不韡韡”,兴中有比;而诗人以常棣之花喻比兄弟,是因常棣花开每两三朵彼此相依而生发联想。“凡今之人,莫如兄弟”,这寓议论于抒情的点题之笔,既是诗人对兄弟亲情的颂赞,也表现了华夏先民传统的人伦观念。上古先民的部族家庭,以血缘关系为基础。在他们看来,“兄弟者,分形连气之人也”(《颜氏家训·兄弟》)。因而,比之良朋、妻孥,他们更重兄弟亲情。

二、三、四章为第二层。诗人通过三个典型情境,对“莫如兄弟”之旨作了具体深入的申发,即:遭死丧则兄弟相收;遇急难则兄弟相救;御外侮则兄弟相助。这可能是历史传说的诗意概括,也可能是现实见闻的艺术集中。这三章在艺术表现上也颇有特点。毛先舒说:“《常棣》,俗笔必先从和乐叙至急难,便乏味”(《诗辩坻》)。此篇则与之相反,事例的排列由“死丧”、“急难”到“外御”,从而由急而缓、由重而轻、由内而外,构成一个颇有层次的“倒金字塔”,具有强烈而深远的审美效果。其次,采用对比手法,把同一情境下“兄弟”和“良朋”的不同表现加以对照,更见出兄弟之情的诚笃深厚。“兄弟阋于墙,外御其务”,又更深一层:即使兄弟墙内口角,遇到外侮,也会不假思索一致对外。“阋于墙”与“外御其务”,两句之间没有过渡,情绪和行为的转变即在倾刻,有力表现出手足之情出于天然、发自深衷。由转折手法构成的这一典型情境,因表现了最无私的兄弟之情,成为流传至今的典故成语。

第五章自成一层。如果说,前面是诗人正面赞颂理想的兄弟之情,这一层则由正面理想返观当时的现实状况;即由赞叹“丧乱”时的“莫如兄弟”,转而叹惜“安宁”时的“不如友生”。“虽有兄弟,不如友生”,这叹惜是沉痛的,也是有史实根据的。西周初年,出现过周公的兄弟管叔和蔡叔的叛乱。据此,《诗序》似认此诗为成王时周公所作,曰:“《常棣》,燕兄弟也。闵管、蔡之失道,故作《常棣》”;西周末年,统治阶级内部骨肉相残、手足相害的事更频频发生。

六、七章为第四层,直接描写了举家宴饮时兄弟齐集,妻子好合,亲情和睦,琴瑟和谐的欢乐场面。第七章“妻子”与“兄弟”的对照,包含了诗意的递进:“妻子好合,如鼓瑟琴”,而“兄弟既翕”,则“和乐且湛”。诗人似明确表示,兄弟之情胜过夫妇之情;兄弟和,则室家安,兄弟和,则妻孥乐。末章承上而来,卒章显志。诗人直接告诫人们,要深思熟虑,牢记此理:只有“兄弟既翕”,方能“宜尔室家,乐尔妻帑”;兄弟和睦是家族和睦、家庭幸福的基础。明理规劝之意,更为明显。

全诗笔意曲折,音调也抑扬顿挫,前五章繁弦促节,多慷慨激昂之音,后三章轻拢慢捻,有洋洋盈耳之趣。委曲深至,一片真诚。二是主题恒久,深邃之至。兄弟友爱,手足亲情,这是人类的普遍情感,也是文学的永恒主题。《常棣》对这一主题作了诗意开拓,因而千古传唱,历久弥新。同时,“常棣之华”、“莫如兄弟”、“兄弟阋墙,外御其务”,作为具有原型意义的意象、母题和典故,对后世“兄弟诗文”的创作产生了深刻的影响。

作者简介ZuòZhěJiǎnJiè

吴宇华,女,年生,毕业于忻州一中班,现在晋中市寿阳一中担任语文课教学工作,热爱国学,立志于研习并传承经典,现担任《每日欣闻》国学编辑,业余时间与大家共同学习,致力于为校友们营造更温馨、便捷、高效的学习氛围。

往期经典:

1、《诗经·唐风·绸缪》——美满幸福的《闹洞房图》

2、《诗经·秦风·黄鸟》——命比纸薄,生命该如何继续?

3、《诗经·秦风·权舆》——富贵显赫终有尽时,珍惜眼前美好生活

4、《诗经·陈风·株林》——对偷会情妇者的辛辣讽刺

5、《诗经·曹风·蜉蝣》——寄蜉蝣于天地,哀吾生之须臾

6、《诗经·桧风·匪风》——倦鸟知返却无力,故土难离却已离!

赞赏

人赞赏









































北京治疗白癜风哪里医院疗效最好
北京白癜风去哪治得好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zelane.com/zlgs/7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