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次说了两种野菜——文文头和四瓣头,今天继续野菜——马兰头。

马兰(Kalimerisindica)

菊科马兰属多年生草本植物,摄于吴江同里湿地公园等地

从前俗称大的物事常冠以“马”字,象泽兰而比泽兰大的草就被称为了“马兰”。初春刚发出的马兰,一直是备受欢迎的野菜,人们亲切地叫它“马兰头”。

《救荒本草》记载,马兰头的吃法是采嫩苗烧熟,清水浸去辛味,用盐油拌着吃。以前苏州也是这样吃的,把新鲜的马兰头滚水里淖一下,捞出,冷开水过一遍,挤干,切细,加糖、加熟油,和同样淖过切成沫子的香豆腐干拌了吃。马兰头淖一下,是苏州人吃野菜的惯例,怕伤胃;香豆腐干淖一下,是去掉腻头;油不用麻油,因为麻油会夺香,这就是讲究。近来,马兰头一般是煸来吃了。煸炒马兰头一定要油多,否则,真的是吃草哉,难以下咽。

明代王磐《野菜谱》中称“马兰头”为“马拦头”。“马拦头,拦路生”,一直从城门口沿着官道长到荒郊野外,形象地指出了马兰生于路边,人们行经之处常见的习性。

马兰的花似野菊而紫,从夏天一直开到深秋,雅致得很。但不过,开花的马兰却少有人顾以青眼,大约是那时候的马兰已经无“头”可吃,归以寻常野草了吧。

大家可能还记得有一本老电影叫《马兰花》,影片中的马兰花,不是马兰头,而是鸢尾科鸢尾属的植物,大名叫“马蔺”。

马兰花(图片来自网络)

文:俚人图:水调歌头王金虎

水调歌头王金虎等

赞赏

长按







































北京白癜风医院是哪家
白殿疯初期到底什么样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zelane.com/zlgs/452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