良药不苦口有了这5招,喝中药不带怕的
一、把握温度喝 中药熬好以后,将药汤凉一段时间。最好待药液温度降至36℃以下时饮用,一般可掌握在20—30℃之间,此时饮服汤药苦味及异味最轻。 这是因为人口腔内的温度一般在36.2℃至37.4℃之间,此温度时味觉神经最灵敏。如所服汤药的温度与口腔温度一致,则汤药的苦味也就最明显。 此方法可能需要用到食物温度计, 如果说这种方法太麻烦, 下面还有更简单粗暴的: ▼ 二、减少接触舌尖 网上疯传的谣言说:“人舌头上有一张味觉地图,舌头上特定区域专司一种味觉,舌根对苦味最敏感,而舌两侧,则负责品尝酸味和咸味。” 按照这个说法,喝中药避开舌根位置,就能减少苦味。 可惜,这个味觉地图是错的! 果壳网曾辟谣:舌头上有味蕾的区域都能对所有味觉进行灵敏的分辨。 真正的“味觉地图” 所以, 想减少苦味的话! 重点来了! 敲黑板! ▼ 饮服时,迅速将药液含至舌根部咽下。因为舌尖部对味觉最为敏感! 减少汤药与舌尖部的接触和在口中的停留时间,也会使你觉得苦味大减。这是因为舌根处味蕾相对较少: 三、漱口 服完中药后,要及时喝些温开水,既有助于胃肠对药物更好的吸收,又可清除口腔中残留汤药味。 四、让医生酌情加“甜叶菊” 受访医生 黄向群 针对小儿难以喝下中药的情况,北京同仁堂——新西兰分行的黄向群医生利用中药甜叶菊,在不影响药效的情况下,减少中药苦味,临床中小儿多能顺利吃药,实践效果很好。 甜叶菊: :为菊科泽兰属植物 :味甘,平 :生津止渴。 :甘,寒,肺、胃二经。 提醒:万万不可自己随意添加,需在专业医师指导下进行 五、妈妈代替宝宝喝药 哺乳期的宝宝,很难喝下中药,一喂药往往哭闹不止。 针对这种情况,妈妈可以在医师指导下,代替宝宝喝中药。这样乳汁里就带有药液的有效成分,这样宝宝就能轻松喝中药了。 经过实践证明,这种妈妈代替哺乳期宝宝喝药的方法是有效的。 当然,妈妈喝药的时候,可以参考前4招,以减少苦味。 ........... 烤杏仁:我喝中药就要喝苦的,中药不苦还是中药吗? 理想陈:正宗的酸梅汤也有些苦...我很喜欢中药的味道 乱说乱写:中药为什么苦?因为不苦的都去炒菜了 撰稿编辑 鲁金一 推荐阅读 大家都爱看 哪些病更适合看中医?看到第一个我就收藏了 新西兰进入“冬病夏治”最佳时机,哪些“冬病”适合“夏治”? 一种人吃一种参,同仁堂教你选6种常见参:人参、西洋参、太子参,参参不同 |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zelane.com/zlgs/3346.html
- 上一篇文章: 脑萎缩祖传秘方一招绝
- 下一篇文章: 爷孙俩的中医故事第五册10益母草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