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认识一味药之铃兰
铃兰又名草玉铃、香水花、鹿铃、草寸香,最早出自《东北药植志》,是百合科植物铃兰的全草及根。 生于山地阴湿地带之林下或林缘灌丛。分布东北及河北、山东、河南、陕西、山西等地。 性味:甘苦,温,有毒。 注意:本品有毒,勿过量。急性心肌炎、心内膜炎忌用。 主治:温阳利水,活血祛风。治心力衰竭,浮肿,劳伤,崩漏,白带,跌打损伤。 炮制:采收全草,除去泥土,晒干。 用法:内服或研粉冲,外用煎水洗或烧灰研粉调敷。 化学成分 全草含铃兰毒甙、铃兰毒醇甙、铃兰毒原甙、去葡萄糖墙花毒甙等成分。 药理分析 强心作用 铃兰叶、茎或全草浸液,全草的醇提取液皆有洋地黄样作用,对冷血及温血动物均能加强心肌收缩力。 它能减慢心率,抑制传导,表现强心甙的作用特点,但其浸剂容易水解,因而影响保存及效价的稳定,口服效力不佳。 利尿作用 研究发现铃兰制剂有利尿的作用,并能增进电解质(主要为钠离子)的排出,这主要是由于它抑制了肾小管的重吸收,特别是远端肾小管的钠离子转运过程。 镇静作用 铃兰在临床上能使患者安静,改善睡眠,减少不安情绪。全草的浸剂及酊剂可增强戊巴比妥钠对小鼠的浅麻醉作用。 铃兰甙液能降低大脑皮层的兴奋过程,而增强其抑制过程。 对化学成分的毒理研究 铃兰制剂的副作用和毒性较洋地黄小,少数患者可产生厌食、流涎、恶心、呕吐等消化道症状。有的出现头晕、头痛、心悸等。 铃兰毒原甙注射剂因含某种杂质,皮下注射可产生局部疼痛,不幸中毒时可按强心甙中毒的处理原则治疗。 配伍 治丹毒:铃兰。煎水洗。 治紫癜:铃兰适量,烧灰研粉,菜油调涂。 治跌打损伤:铃兰,红三七,红白二丸,四块瓦。水煎服,黄酒为引。 治崩漏白带:铃兰、益母草。红白鸡冠花、红毛七,红花,石泽兰。水煎服,黄酒为引。(选方出《陕西中草药》) 典籍记载 《东北常用中草药手册》:温阳利水。治心脏病引起的心跳次数增加,心力衰竭,浮肿。 《陕西中草药》:强心利尿,活血去风,滋阴理气。治风湿性心脏病,克山病,阵发性心动过速,心力衰竭,丹毒,紫癜,跌打损伤,劳伤,崩漏,白带。 注意 本品应用过量,可出现房室及室内传导阻滞,病人又无自觉不适,不易发现,故用本品时,应特别注意心律变化,每次用药前把观察心律及脉搏当作常规,其它与用一般强心剂相同。 本内容仅供学习分享参考,因篇幅问题,不能面面俱到,还请多多指正。 中医讲究辩证治疗,一人一方,文中方剂均应平台要求略去克重,切勿自行服药,如有不适请及时就医,以免贻误病情。 参考文献 《全国中草药汇编》 《中药大辞典》 《中华本草》 《中药学》 #i健康发文PK赛# |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zelane.com/zlgs/16389.html
- 上一篇文章: 泽兰之韵中药界的活血佳人,轻舞间化解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