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板桥的两首打油诗,虚实结合,诙谐有趣,
古诗词里经常出现“兰”字,但其实并不都是兰花,它有两层意思。一种是指兰草,又叫泽兰,通常生长在山坡草丛中,茎叶散发浓郁的香味,可以作调香原料。例如李贺有两句诗,“衰兰送客咸阳道,天若有情天亦老”,这里的“衰兰”就指兰草。 另一种是指兰花,通常野生在山坡林荫之下,它的花香,但茎叶却不香,同泽兰恰好相反。先秦时期人们欣赏泽兰,唐宋以后兰花受到重视,元明以来只知有兰花,泽兰就退出了欣赏植物的范围。 因为兰花曾是一种名贵的欣赏植物,便出现了以画兰花为主的画家,清代“扬州八怪”之一的郑板桥,就是一位画兰竹的能手。下面介绍郑板桥的两首打油诗,虚实结合,诙谐有趣,读完令人开怀。 兰花(其一)写来兰叶并无花,写出花枝没叶遮。 我辈何能构全局,也须合拢作生涯。 郑板桥出身贫穷,后来虽然中了进士,也当过两任县官,却十分厌恶达官贵人和富商。而那些人知道郑板桥多才多艺,就时常向他求画。扬州就有一位富商为了炫耀自己的风雅,特意上门请郑板桥给他画一幅兰花。 郑板桥本来就瞧不起这种人,便决定作弄一下他,于是就在纸上先画了许多兰叶,可是叶上却无一朵花。接下来又在另一边画了朵朵兰花,但是花下也无一片叶子。 这位商人觉得既奇怪又生气,郑板桥看见他尴尬的表情,却哈哈大笑,又在画上题了一首诗。商人也看出对方在有意羞辱自己,气得咬牙切齿地走了。 原来那商人经常做投机生意,郑板桥就说,有什么办法去独自操纵全局呢,只能同某些人物合在一起,去干那些买卖罢了。这一下就戳穿了某些相互勾结的阴谋,所以这位商人才大怒而去。 兰花(其二)昨宵神女降云峰,折得花枝洒碧空。 世上凡根与凡叶,岂能安顿在其中! 后来诗人的朋友金冬心(也是“扬州八怪”之一)到板桥家里来做客,看见这幅怪画和上面的题字,不禁大笑。板桥说:“你要是喜欢它,就拿去吧,不过我还要再题一首诗!”于是又在画上写了第二首诗。 开头两句是虚构,“昨宵神女降云峰,折得花枝洒碧空。”诗人说,昨夜巫山神女从天上降到人间,把折下来的花枝洒满天空,这是比喻自己画的兰花。 后两句又说,“世上凡根与凡叶,岂能安顿在其中!”世上那些庯俗的草根和叶子,怎能够湊到花朵去呢? 这也是一种比喻,是说那些庸俗不堪者,根本就没有资格接近兰花。诗人其实也以兰花自喻,表达出一种高洁的品质,读者更仿佛看到了作者鄙视封建权贵的高傲性格。 纵览郑板桥的这两首诗,语言质朴直白,却寓意深刻。第一首诗中先描绘出这幅画的造型特点,一半有花无叶,另一半是有叶无花。前两句铺垫,后两句境界全出,笔墨诙谐,却耐人咀嚼。 第二首诗虚实结合,作者幻想神女降云峰,又抛洒花枝,仿佛这些兰草并非凡根凡叶,那么描画花草的这位画家,自然也非等闲之辈。既提高了画作的品味,也表白了自己高洁的胸襟,令人在赞赏之余,也敬佩先生的超凡绝尘。 |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zelane.com/zlgn/8789.html
- 上一篇文章: 有一种冷叫没穿秋裤,有一种痛叫滑膜炎
- 下一篇文章: 天源中药养生句话讲清味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