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者投稿肾炎痛风的中医治疗
中医书友会第期 每天一期,陪伴中医人成长 I导读:不管是肾炎,蛋白尿,还是痛风,在临床上都属于顽疾,治疗不易。白虎历节风与高尿酸痛风应有所别,临床治疗中如能不落窠臼,辨证准确,用药得当,顽疾亦可有良效。(编辑/千诚) 方证对应,附子理中也可以治肾炎 作者/王彦权 武某,男,43岁,李村镇人,患肾炎数年,尿蛋白+,感觉身无力,大便溏薄,一日三次来诊,舌质淡红,苔薄白,脉沉无力。 诊为:太阴少阴合证 方用:附子理中汤加减 方药:黄附片9g,干姜10g,甘草10g,党参15g,白术15g,茯苓20g,山药10g,黄芪20g,大枣6枚。每日一剂 效果:服药七剂,身已明显有力,连续服药56剂。 年11月12日复诊,病人告诉我,除全身感觉舒适外,前几天又化验,尿蛋白转阴。 感悟:本病人,便溏,身无力,脉沉,太阴少阴证明显,方证对应,故选附子理中汤,温补脾肾,脾胃为后天之本,肾为先天之本,两本正气充足,人体抵抗力增强,自愈能力提高,故尿蛋白消失也在情理之中。 痛风治则一二辨 作者/黄德彬 痛风之名,始于李东垣、朱丹溪,但中医之痛风是广义的历节病,而西医学之痛风,则系指嘌呤代谢紊乱引起的高尿酸血症的“痛风性关节炎”及其继发症,所以病名虽同,概念则异。 从临床观察,有其特征,如多以中老年,有饮酒史,喜进膏粱肥甘之人为多;关节疼痛以夜半为甚,多红、肿、热、痛兼具。 从病因来看,受寒受湿虽是诱因之一,但不是主因,湿浊瘀滞内阻,才是其主要病机,且此湿浊之邪,不受之于外,而生之于内。因为患者多为痰湿之体,痰湿滞阻于血脉之中,难以泄化,与血相结而为浊瘀,滞留于经脉,则骨节肿痛,结节畸形,此为俗称之痛风石。 朱良春称痛风为浊瘀痹。 所以治痛风,抓住两个点,痰,瘀。曾治疗一例痛风十几年已经形成痛风石的患者。症见踝关节、足趾关节、手指关节等末端多处关节受病,每次大量饮酒、或者肆食动物内脏、海鲜等高嘌呤食物必定发作,发作时红肿热痛兼具,痛不可忍,自行放血、擦药酒皆无用,吃秋水仙碱素片可缓解。但秋水仙碱素片服用后胃不舒服,且症状依旧迁延多日才愈,脉象弦滑稍数,苔白,异常厚腻,另咳嗽痰多、眠睡不安。 思考后决定师从朱良春泄泻浊瘀汤化裁:虎杖10g,泽兰10g,薏苡仁30g,夜交藤20g,合欢皮10g,忍冬藤10g,露蜂房10g,绵萆薢10g,山药20g,生麦芽10g,白茯苓10g(捣碎),炙甘草10g,制南星10g(先煎),生半夏10g(先煎),枳壳6g,五味子5g(另包,连核捣碎),炒白芥子10g,生姜20g,土茯苓10g,赤芍10g,大枣6个药共21味,却不繁杂。 主要从几个点入手: ①清热通络,虎杖、薏苡仁、忍冬藤、赤芍是也。 ②活血通络:露蜂房、泽兰、夜交藤、合欢皮、土茯苓是也。 ③化痰利湿:萆薢、制南星、白茯苓、生半夏、枳壳、白芥子是也。 ④因活血药、化痰药、利湿药易伤胃、伤阴,遂用山药、草、姜、枣护胃养阴。夜交藤、合欢皮除活血外,安眠功效也是一流,夜交藤养阴亦佳。一剂药后基本肿消痛止,两剂后恢复如常,自言服药期间还忍不住喝过两次酒,却未像往常一样肿痛。多处关节沉积的痛风石缓图后治。此为后话。 另患者自言,自行放血后针眼处除冒出血外还有淡淡的似水之液体,此非为痰湿而为何物? 吾曾盲目运用经方桂枝芍药知母汤治疗痛风而分毫无效,原因亦是落入教材所谓痛风即是白虎历节之窠臼。通常所言之白虎历节风应为汗出入水、酒后当风外感风寒湿热等外邪侵袭为主的病,与现在尿酸高引起的痛风应有所别,不能混为一谈。 推荐阅读 泄浊汤、代茶饮,名医是这样治痛风的 岳美中治疗肾炎方剂的选择 I版权声明 本文为作者投稿,作者/王彦权,黄德彬,编辑/千诚,校对/祯。 版权归相关权利人所有,如存在不当使用的情况,请随时与我们联系。 I投稿邮箱tg linglan.北京治疗白癜风技术哪家好有什么方法治疗白癜风 |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zelane.com/zlgn/6202.html
- 上一篇文章: 大医妙招冬季进补正当时,用它泡水喝
- 下一篇文章: 良田奇缺的山区农民都舍得用好地来种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