端午节的这些民俗,你都知道吗澎湃在线
白癜风患者微信群 http://dashoubi.org.cn/e/wap/show.php?classid=2&id=273045< 制作:来宾日报融媒体中心韦富裕 端午安康 DRAGONBOATFESTIVAL 又是一年农历五月初五 祝大家端午安康! 端午节是中华民族的传统佳节,它不仅清晰地记录着先民丰富而多彩的社会生活文化内容,也积淀着博大精深的历史文化内涵,今天让小编带您一起扩充关于端午节的知识点吧! 端午节 各地民俗 每年的农历五月初五是中华民族传统的端午节,又有端阳节、重午节、地腊节、女儿节、浴兰节等二十余种说法。 “端”是开端、开始的意思,中国古代以天干地支纪时,农历的正月开始为寅月,按地支“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顺序推算,第五个月正是“午月”。 (汉)戴德撰《大戴礼记》 元至正十四年()刻本 在先秦的典籍中,记载了五月的一些活动,隐约表现出节俗之端倪。到汉代,增添了纪念屈原的内容。 魏晋南北朝时期,端午习俗更加丰富。 隋唐时期,端午习俗已在民间广为流传。 随着时代变迁,形成了赛龙舟、吃粽子、挂艾草、饮雄黄酒等丰富的节日活动,端午节可以说是上古风俗遗存最多的节日。 (清)徐扬绘《端阳故事图册》 故宫博物院藏 “(仲夏)是月也,日长至,阴阳争,死生分。君子齐戒,处必掩身,毋躁。” ——《礼记·月令》 古人从阴阳学说的角度出发,认为五月是阴阳相争、死生分判之际,人应当节欲静养。 另一方面,从自然气候来说,阴历五月,气温上升,气候多变,百虫孳生,人体免疫力低。在古代,正是病疫流行的季节,杀虫灭毒、避邪驱毒、预防疫病尤为紧要。因此,与之相关的采药活动也就成了端午节的一项习俗,历经千年,仍然影响着我们的生活。 “采药草” (清)徐扬绘《端阳故事图册》 故宫博物院藏 据记录中国古代楚地岁时节令风物故事的《荆楚岁时记》记载,五月五日这一天,人们“竞渡,采杂药。” 《艺文类聚》卷四引《夏小正》(中国现存最早的记录农事的历书)的记载也提到:“此月畜药,以蠲除毒气也。” (唐)欧阳询等撰《艺文类聚》 明嘉靖六年至七年(-)刻本 在很多地方,至今仍流传着五月初五采的药药效最好的说法,所以人们习惯于这天上山采药。如广西龙胜一带的壮族、四川凉山雷波一带及金沙江沿岸的彝族等。在百色靖西县,五月初五开设药市专门买卖草药。 两广、湖南等地的广大农村的孩童,大概都享受过端午节的草药熬煮出来的汤药的洗礼。彼时,长辈们将新采的草药浸在一口可以容纳两三桶水的大锅中熬煮,待水煮成深褐色的浓汤,倒出,自然晾温,便可用来沐浴,不可加一点冷水降温。 桂林龙胜 百色靖西 说到“药浴”不得不提颇受古代文人雅士青睐的“沐兰汤”。 《本草纲目》所绘兰草 “兰”,并非我们今日所常见之兰花,而是一种香草,也称佩兰,有清热、解毒、祛瘀、消肿等作用,可煮水沐浴。 自古文人多爱兰草,屈原《楚辞·九歌》中有“浴兰汤兮沐芳,华采衣兮若英。”苏轼也有一首《浣溪沙·端午》写到:“轻汗微微透碧纨,明朝端午浴芳兰。” (战国)屈原撰,(汉)王逸注《楚辞》 明万历十四年()刻本 关于沐浴兰汤更早的记载,有《大戴礼记·夏小正》的:“(五月)蓄兰为沐浴也。”后世的一些地方将这种风俗一直传承下来,如江苏《如皋县志》记载:“端午采泽兰煎汤沐浴,昔人所谓浴兰汤者是也。”所以,端午节又称为浴兰节。 “五月五日,谓之浴兰节。” ——《荆楚岁时记》 沐浴兰汤,并非是附庸风雅,别无是处。从兰草的药理作用来说,用兰汤洗浴确实能够辟秽解毒,治疗和预防夏季疾病及皮肤疾患。 (明)李时珍《本草纲目》 明万历三十一年()刻本 这些知识点, 你都get到了吗? 来源:新华网、广西文化和旅游厅 编委 莫植彬 主任 欧承鑫 编辑 覃文彬 原标题:《端午节的这些民俗,你都知道吗?》 |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zelane.com/zlgn/15426.html
- 上一篇文章: 紫茎泽兰,植物界杀手
- 下一篇文章: 穿越文说走就走的快穿变成了雪灵猫,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