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用经方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的经验分享
白癜风控制 http://disease.39.net/yldt/bjzkbdfyy/6198022.html纪东涛原创 经常在临床上遇到子宫内膜异位症的患者,但是中医处方的差别很大。 先不说体质的虚实不同,就连寒热用药也不能统一。比如北京著名妇科专家柴松岩老师认为:子宫内膜异位症属于阳性病,禁忌大热大补,鹌鹑蛋之类是不能吃的。 妇科大家夏桂成老师认为子宫内膜异位症多寒多瘀,应该用辛温的方药才能治疗妇科癥瘕。 那么到底哪位老师的理论更符合临床?其实在临床上我见过热证和寒证。 寒证多子宫腺肌症,寒主收引,所以具有生长功能的子宫内膜不会跑出子宫,一般都乖乖的呆在子宫里边,因为宫寒,所以内膜往往会向深处,暖和的地方生长,就长在了子宫肌层里边。 热证多巧克力囊肿,因为有热,热主升散,所以具有生长功能的子宫内膜会跑到子宫以外安家落户,一般都会长在暖巢上。 也有很大一部分属于寒热夹杂证。 治疗: 不论多完美的理论都要落实在治疗上 热证患者,柴松岩老师的经验非常好用,以牡蛎,夏枯草,蒲公英,二至丸等组成的处方。 寒证患者,夏桂成老师的自拟方《补阳消癥汤》效果也非常好。 我在临床上遇到热证,多用清金引血汤,热退而血自下行;血自归经,不破不软坚散结,气血升降自和之时,就是瘀血自散之时,也是疾病自愈之时。 《中医妇科治疗学》藕节9克茅根15克侧柏9克降香桑叶麦冬各6克旱莲草9克黑芥穗4.5克泽兰15克水煎服。清燥润肺,引血下行。 遇到寒证,我多用《伤寒论》经方温经汤加乌梅。乌梅至酸之物,辅行诀云:重酸可溃,酸味药收敛,重酸则可让有形之物崩溃,所以乌梅可以治疗息肉,就是让息肉破溃。同时,酸味药可以让深入子宫肌层的寒邪收引,透出子宫肌层,可事半功倍。 组成:吴茱萸、麦冬、当归、芍药、川芎、人参、桂枝、阿胶、牡丹皮、生姜、甘草、半夏。用量:吴茱萸、麦冬(去心)各9g,当归、芍药、川芎、人参、桂枝、阿胶、牡丹皮(去心)、生姜、甘草、半夏各6g。用法:上十二味,以水一斗,煮取三升,分温三服。现代用法:水煎服,阿胶烊冲。功用:温经散寒,养血祛瘀。主治:冲任虚寒、瘀血阻滞证。漏下不止,血色暗而有块,淋漓不畅,或月经超前或延后,或逾期不止,或一月再行,或经停不止,而见少腹里急,腹满,傍晚发热,手心烦热,唇口干燥,舌质暗红,脉细而涩。亦治妇人宫冷,久不受孕。 临床上,遇到寒热夹杂的患者,可寒热并用,《伤寒论》经方乌梅丸是很好的选择,但是不能原方照搬,结合脉诊,调整药量和药味,寒热偏差不大的,用温凉的药物,用寒热的药物反而伤了身体。 综上所述,重症不能重病,虽然都是子宫内膜异位症,但是因为寒热不同,我们用药开方不同,后边再讲虚实不同的用药。 所有处方必须在中医师指导下用,否则后果自己承担,切记切记。 非作者同意,请勿在其他平台转发,尊重他人劳动成果也是一种美德。 ▼ 往期精彩回顾▼中医治疗高血压的新思路:息风通络法和六经辩证法 诊脉的力度,决定诊脉的准备度,谈谈中医初学者如何把握诊脉力度 辨六经息风通络治疗高血压 带下黄,妇科易感染,都是内热吗?吃清热药乏效,温阳或可见功 纪东涛
|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zelane.com/zlgn/11606.html
- 上一篇文章: 记住这五个经方,这辈子就够用了
- 下一篇文章: 泽兰范文一次难忘的愤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