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志》书影

中国近现代史学

论郑樵《通志·昆虫草木略》的编纂

白羽

中国人民大学历史学院

摘要:《通志·昆虫草木略》由郑樵“志之大原,起于《尔雅》”的认识而来,内容上多取《证类本草》与《尔雅郑注》,重在收录动植物名称、形貌与习性描述等内容,形成了尤详其名、究其情性、以类相从和重视“亲识”的编纂特点。《昆虫草木略》开拓了史学撰述的新途径,从体例上来说是对纪传体史书的创新,并启发了清代典志体史书《续通志》《清通志》中《昆虫草木略》的编纂,也是对北宋以前“鸟兽草木之学”发展的一次总结。所以,该作既是传统史书中第一次出现的记载动植物的专篇,也是一篇重要的“鸟兽草木之学”文献。然而,篇中也存在漏写与重出、分类与名称错误、“同名异实”辨析错误与不加说明、内容分配不均的问题。

关键词:郑樵;《昆虫草木略》;“鸟兽草木之学”;《尔雅》;《证类本草》

郑樵是我国南宋初年的重要史家,《通志》是其会通一生学问而成就的巨著,《二十略》是全书的精华部分,也最为后人看重。《昆虫草木略》为《二十略》的最后一篇,全篇共有草、蔬、稻粱、木、果、虫鱼、禽、兽八类,是史书中第一次出现动植物的相关记载。目前学界关于郑樵和《通志》的学术成果非常丰富,有围绕郑樵的学习经历、重要著作、史学思想等进行综合性评述的著作,有概述和详论其在各个领域的学术见解和主要功绩的论著,还有专就其《夹漈遗稿》的研究。针对《二十略》的研究也有很多成果,而围绕《昆虫草木略》的研究则相对较少,且主要从现代生物学、传统“鸟兽草木之学”和本草学视角探究其学术价值,更多地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zelane.com/zlgn/10525.html